每一个赵军心中所知的事实。
    十五六岁,甚至十四岁的少年,手握刀剑,口中喊着“杀”,与身旁同龄人并肩奔跑。
    突然,一支箭矢贯穿少年胸膛。他睁着眼,倒在尸堆中,再无气息。
    这样的画面,数不胜数。
    “杀啊!”
    一名十四岁的少年,脸上仍带稚气,随着周围人的呐喊,一边喘息一边奔跑。
    他太小,步伐太短,从一具具同袍尸身上跳过。
    他不敢停,绕过一具具尸体,用那尚显稚嫩的声音,喊出“杀啊”。
    他的额头插着一支箭,倒在地上。小小的脸庞紧贴着冰冷的土地,安静得像睡着了。
    一具小小的身体,躺在战场边上。来来往往的士兵从他身边走过,没人看他一眼。
    他仿佛是孤儿,没人认识他,也没人知道他的家人在哪里。没人关心他的母亲,是否还能看到她这个年纪尚小的孩子。
    像他这样的少年,倒在这片土地上的,已经成千上万,或许再过不久,就会数以万计。
    在那三十万赵军中,至少有十万,都是这般年纪的孩子。
    这一幕看起来悲伤至极,但秦军的脸上,没有一丝怜悯。
    如果秦军不够强,那躺在地上的,也许就是他们自己的国人。
    大秦强大,但并非嗜杀。六国称秦军为虎狼,说他们是吃人的野兽。
    却没人想过,百年前,是什么让那些穿着粗布衣衫、拿着木棍的秦人,一步步变成如今模样。
    咚咚咚——
    战鼓声骤然变化,秦军前阵随之调动。
    看着赵军少年冲近,原本挡在前方的盾牌阵忽然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锋利的长矛。
    一眼望去,矛林如林,密密麻麻。
    “杀!”
    一声怒吼从秦军阵中响起,紧接着,锋利的长矛如收割稻草般,一片片地扫倒赵军。
    第一排的十余列秦军与赵军撞在一起,第二排的士兵依旧眼神冰冷,静静站立,等待命令。
    只要军令未下,哪怕前面十余列全部战死,他们也不会踏出半步。
    一名秦将拔剑挥动,方阵开始整齐地向前推进,脚步沉稳,如同铁墙压境。
    主战场的另一侧,蒙恬与执夫带领两万五千骑兵,迎上了飞驰而来的赵军骑兵。
    轰轰轰——
    两国骑兵长龙相撞,最前排的将士已杀作一团。
    “死!”
    蒙恬与执夫的脸上,皆是冷意逼人。
    执夫的刀法独特,简而言之,是以力破巧。
    更直白地说,他挥刀蓄力,一刀落下,必定致命。
    两军交锋后,蒙恬持枪冲入敌阵,枪法迅捷,经验丰富,转眼便斩杀两名敌将。
    他眼角余光忽然瞥见,骑着劣马落在后方的执夫,也已杀到。
    就在那一刻,蒙恬瞳孔微张,神情一滞。
    在他眼前,赵军骑兵与执夫相撞的瞬间,五名赵兵中,两人头颅飞起,另外三人则被震飞马背,重重摔落在地。
    这是什么招式?这是什么样的战技?怎么会有这般凶悍的力量?
    蒙恬心中震动,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父亲曾经说过的话。
    “执夫,那小子,真
第22章 那小子真是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