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的策论里虽然也提到了财政问题,但那也只是宏观层面的分析。
现在王安要他给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件事的难度,已经完全是另一层次了。
他要是答不上来或者说不好,那他这个状元可就成了众人眼中的笑谈。
他这一生,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
刘启坐在龙椅上,看着他发愣,却没有开口。
他就是想亲眼看看,自己选中的人,所以为难他,想知道他到底值不值得信任, 能不能扛住这么大的压力。
殿中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所有人盯着李斯,期待他作答。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斯额上的汗已经渗出来了。
王安见他迟迟不语,嘴角抿了抿,仿佛都快要嘲笑出来。
他觉得,这局已经稳赢了。
果然,这个出身底层的家伙,大概也就会几句空话。
不过,就在他自信时,李斯忽然抬起了头。
他看起来难得有些坚定。
“回禀殿下,草民能想到法子。”
大家很意外地望着他。
有办法,这种难题,他真的能想到方法解决。
王安心中摇头,觉得八成只是在唬人。
“哦?你讲讲看。”
刘启这时露出一丝期待。
李斯吸了口气,开口道,“清丈田亩,官绅一体纳粮。”
殿上一时像被击中一样静住了,众人都被他突然扔出的主意所震动。
清丈田亩?要把全国的土地重新丈量一遍?
官绅一体纳粮?要让当官的和读书人也跟普通老百姓一样交税?
这家伙是疯了吗,要知道大晋立国百年,土地兼并的现象已经极其严重。
全国七成以上的土地,都集中在皇室宗亲、世家大族以及各级官员的手里。
而这帮人,恰恰是享受着免税特权的。
真正承担着整个国家赋税的,反而是那些只占了不到三成土地的普通百姓。
百姓的负担一天比一天重,国家的税收却一天比一天少。
这才是国库空虚的根本症结所在。
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懂。
但从来没有人敢拿到台面上来说。
因为谁
第六百七十八章 这小子疯了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