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商品。
    丝绸,瓷器,食盐,茶叶,还有刘启的兵工厂里最新生产出来的,各种新奇精巧的铁器。
    他的计划非常简单粗暴。
    这场仗,绝对不能打亏本了。
    大军的旗帜插到哪里,他的生意就做到哪里。
    他要把这场所谓的南征,变成一场一本万利的武装商品倾销。
    他要用北方的工业品,去疯狂收割南方的财富。
    他要让刘启的大军,实现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越打越有钱。
    这种把战争和商业完美揉捏在一起的骚操作,直接看傻了随军的一众将领。
    他们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打仗的。
    这哪里是去讨伐什么叛逆,这分明就是去抢钱的。
    可刘启本人对此却大加赞赏,甚至还直接给了李善长一个“随军副帅”的头衔。
    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军队,去配合他的“商业行动”。
    用刘启的原话说就是。
    “能用钱摆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浪费炮弹。”
    “毕竟,炮弹也是要花钱的。”
    “而死人,是不会掏钱买我的东西的。”
    这套全新的战争逻辑,让张铁山那些脑子里只长肌肉的武将们,琢磨了三天三夜也没想明白其中的奥妙。
    但他们也不需要想明白。
    他们只需要知道,他们的主公,又在下一盘他们看不懂,但绝对牛逼到不行的大棋。
    就这样,一支画风无比清奇的大军,以一种不紧不慢的悠闲速度,向着南方缓缓推进。
    他们所过之处,各州县的守官几乎是望风而降。
    那些地方官僚,早就被刘启在京城搞的那场血腥大清洗给吓破了胆。
    他们连一丝一毫抵抗的念头都不敢有。
    纷纷主动开城投降,献上钱粮,然后乖乖地等着被整编。
    刘启对他们也没客气。
    但凡是手上有点不干净的,直接就地免职,家产全部充公,本人打入囚车押解回京。
    空出来的位子,则换上他自己带来的,那些在流民中发掘的,有能力有抱负的年轻读书人。
    这些人对刘启感恩戴德,恨不得把命都卖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