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非碳基遗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众人惊愕万分目光的注视下,前方那面原本浑然一体的、深邃蔚蓝的冰壁表面,毫无征兆地亮起了无数道幽蓝色的、如同生物神经脉络或超现代电路板纹路般的光线!这些光线并非静止,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迅速蔓延、交织、组合,最终在厚重的冰层上,勾勒出一扇巨大无比的、充满了非欧几里得几何美感、结构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门户轮廓!这轮廓散发着一种非人间的、冷峻而神圣的气息。

    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门户轮廓中央,那厚度超过数十米的、坚不可摧的永冻冰层,并没有像常规物理规律那样融化或碎裂,而是如同被某种超越了相变原理的无形之力直接分解,从固态瞬间转化为某种能量态或更基础的物质形态,悄无声息地、平滑地向内坍缩、汽化,露出了一个直径约三米、边缘光滑如镜、向内向下倾斜的通道入口。通道内部并非漆黑一片,墙壁自身散发着柔和的、仿佛源自其材质的乳白色光芒,与外面冰天雪地那刺眼的反光形成了鲜明而诡异的对比。

    入口,就这样以一种完全超越现代物理学理解的方式,向他们无声地敞开了,仿佛一个亘古的谜题,终于等到了能够解答它的钥匙。

    **

    短暂的、近乎窒息的震惊过后,严苛训练所塑造的专业素养让团队立刻从震撼中恢复过来,迅速行动起来。经过简短的商议,决定由埃琳娜(医疗与通讯)和另一名队员留在入口外,建立临时营地,负责与“真理探寻者”号保持联系,监控外部环境,并作为紧急接应。叶舟、艾莉丝、以及突击手汉斯和技术专家卡尔四人,则组成探索小队。

    他们仔细检查了随身装备,除了常规的极地生存包,还额外佩戴了轻便的内部环境检测仪(用以分析内部大气成分、压力、辐射水平,预防未知病原体或毒素),调整了防护服的内部温控系统以应对可能变化的内部环境,随后,由汉斯打头,艾莉丝断后,叶舟和卡尔居中,四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战术队形,小心翼翼地踏入了那条散发着乳白色光芒的通道。

    通道内部异常洁净,几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仿佛有某种自清洁机制在持续运作。温度恒定在令人舒适的摄氏15度左右,湿度适宜,空气中有微弱但持续的气流,带着一种类似高压电击后产生的臭氧、与某种未知金属被抛光后产生的、略带甜腥的混合气息,这是一种非自然的、属于高度发达工业或能量环境的气味。脚下的通道地面和周围的墙壁材质相同,非金非石,触手温润如玉,却又带着金属的凉意,那乳白色的光芒均匀地从材质内部透出,看不到任何明显的灯具、光源或结构接缝,仿佛整个通道是一个整体浇筑而成的发光体。一种低沉的、几乎更多是依靠骨骼传导而非耳朵听到的能量嗡鸣弥漫在空气中,稳定而持续,仿佛他们正行走在一个巨大无比的、正在平稳运行的活体器官内部,这感觉既令人安心,又潜藏着难以言喻的不安。

    他们沿着倾斜角度大约为30度的平滑通道,向下行进了大约一百米(根据惯性导航仪读数),前方的空间豁然开朗,一个巨大到超乎想象的地下空间,毫无预兆地展现在他们面前。这里的景象,让即使是见多识广、心智坚韧如叶舟和身经百战、阅历丰富的艾莉丝,也在瞬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源于认知极限被打破的强烈震撼。

    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由发光水晶和纯粹能量构筑的“**”或者说“圣殿”之中。穹顶高远得难以估量,向上望去,只有一片柔和、均匀、仿佛源自虚空本身的光芒洒落,照亮了整个空间。脚下是光滑如镜、能清晰倒映出上方景象的黑色地面,材质与通道类似,但颜色和光学性质截然不同。而整个空间最引人注目、几乎夺走了所有人呼吸的,是矗立在空间正中央的、一座高达十余米、造型奇异而庄严的“纪念碑”。

    那绝非由任何已知物质建造。它看起来像是由无数细小的、不断缓慢自行移动、旋转和重组位置的半透明水晶棱柱构成,这些棱柱大小不一,形态却都遵循着某种复杂的多面体几何规律,整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仿佛将一片微型宇宙星空封装在内的幽蓝色。在棱柱与棱柱之间的缝隙中,肉眼可见地流淌着如同液态光一般、闪烁着珍珠光泽的能量流,这些能量流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往复,并发出一种低沉悦耳、如同千万个微小风铃在极远处同时共鸣的、空灵而悠扬的声音。

    “上帝啊……这……这是……什么?”汉斯端着能量步枪,下意识地放低了枪口,警惕地环顾着这个巨大得令人心生畏惧的空间,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甚至带上了一丝他自己可能都未察觉的、面对神迹般的敬畏。

    叶舟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全部心神都已经被那座奇异的“纪念碑”所吸引。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贴身收藏在防护服内袋里、那个从威尼斯千辛万苦夺取的、盛放着被力场禁锢的反物质的金属圆筒,正在发出越来越明显的、与纪念碑内部能量流频率完全一致的温热和振动,仿佛在与远古老友打招呼。

    “能量读数……高得不可思议!几乎要爆表了!”卡尔看着手中多功能探测仪的屏幕,上面的数字疯狂跳动,指针在红色危险区的顶端颤抖,“环境背景辐射水平正常,但所有能量场都集中在那座结构体上……结构……结构本身似乎处于某种动态平衡的……临界状态?像是……一个被精心维持的、随时可能失控的奇点?”他的分析带着强烈的不确定,因为仪器捕捉到的能量模式完全超出了数据库的范畴。

    就在这时,眼神锐利的艾莉丝突然指向纪念碑那巨大基座的旁边,靠近阴影的区域:“看那里!地上有东西!”

    众人的目光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在纪念碑散发出的幽蓝色光芒映照下,基座旁的黑色地面上,散落着一些显然不属于人类造物的东西。那也不是任何已知地球生物的遗骸。走近一些,所有人才看清,那是几具……形态奇特的“尸体”。

    之所以必须打上引号,是因为它们的形态和构成,彻底违背了地球上以碳元素为基础的生命形态认知。最大、最完整的那一具,大约有成年人大小,整体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类似高品质石英与某种未知水晶混合的奇特质感。它的“骨骼”系统纤细、复杂、中空,呈现出多节点、多角度的奇异几何结构,仿佛某种兼具功能性与艺术美感的精密雕塑;“肌肉”或“组织”部分,则是凝固的、闪烁着暗淡金属光泽的纤维束状物,紧密地附着在“骨骼”之上。它没有明显意义上的头部,在躯干上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无数细小如沙粒、排列却极具规律的晶片构成的、类似高度复杂化神经网络团的球状结构。它的“手臂”末端,并非是五指,而是几根可以想象生前极其灵活弯曲的、顶端带有细微精密接口或感应器的半透明晶体触须。

    另外几具遗骸相对较小,形态也各不相同。一具更像多足的节肢动物,但“足”部是分节的晶体柱,关节处可见能量传导的纹路;另一具则形态扁平,如同某种漂浮的水母被瞬间固化,边缘延伸出丝带状的、同样由晶体构成的“触手”。但它们都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共同点——其构成材质明显是非碳基的,主要以硅、复杂晶体结构和某种未知的、强度极高的金属化合物为主体。

    “非碳基生命……真正的外星生命遗骸……”叶舟蹲下身,强忍着内心的激动、骇然以及一种面对亘古谜题终于揭开一角的战栗,用戴着防护手套的手,极其小心地轻轻触碰那具最大的遗骸。触感冰凉而坚硬,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能量耗尽的电池般的微弱残留感。“这就是……‘第七迭代’?或者……是更早的、某个我们无法想象的文明留下的使者?甚至……就是建造者本身?”

    卡尔立刻上前,使用手持扫描仪对这几具遗骸进行非接触式的全面扫描和局部微观采样(使用激光烧蚀方式采集微量样本,以备后续分析)。“结构基本完整……没有发现任何有机腐败或微生物侵蚀的迹象,更像是……在瞬间失去了所有能量供应,被强制‘关机’或‘停滞’了。年代测定……受到中央结构体强烈能量场的严重干扰,无法精确,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在这里完全失效……但根据晶格结构的应力衰变模型初步估算……其存在时间……恐怕要以百万年,甚至更久的地质年代来计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因为这个结论意味着他们正站在一个可能改写整个地球生命史,乃至宇宙生命图景的现场。

    叶舟屏住呼吸,更加仔细地观察着这些沉默的遗骸,特别是那具最大遗骸的“头部”——那个由无数晶片构成的神经网络团。他注意到,在一些晶片的连接点或细微的断裂处,偶尔会闪烁起极其微弱的、与中央纪念碑内部流淌的能量流同源的幽蓝色火花,仿佛残存的能量还在试图激活这具早已死去的系统。

    “它们……可能并非这座图书馆最初的建造者,”叶舟突然开口说道,一个基于现有线索的大胆推论在他脑中逐渐成

第67章:非碳基遗骸-->>(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