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解析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点教派’那些可悲的迷失者所追求的,在旧有的、充满暴力和筛选的框架内,进行自以为是的、残酷的‘修剪’(Pruning),那不过是换一种方式服务于‘过滤器’的清理逻辑罢了。”

    与此同时,在位于基地另一侧的技术修复中心,艾莉丝也在密切关注着另一项关乎行动成败的关键工作的进展——对特蕾莎那副在最终爆炸中严重受损的机械义眼的修复和核心数据提取。

    技术主管埃尔温是一位表情严肃、手指异常稳定的中年男人,他正戴着特制的高精度放大镜片,在全息显微镜的辅助下,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比发丝还细的微雕工具,试图绕过义眼外部烧熔的接口,直接接触其内部核心。“卡德拉女士,”他没有抬头,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沉闷,“修女大人的这副义眼,其技术层级非常高,构造精密得令人惊叹。它绝非目前世界上任何公开的科技公司或研究机构所能制造。梵蒂冈宗座遗产管理局(Pontifical Academy of Heritage)……其水面下的技术储备,确实深不可测,甚至可能借鉴了某些……非人类的科技遗产。”他的语气中带着技术狂人特有的敬畏与探究欲。

    “它的核心处理器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生物晶体与量子线路混合结构,”埃尔温继续解释道,手指的动作精准而轻柔,“这种结构赋予了它极高的并行运算能力和近乎无限的数据存储潜力,但也使得它异常脆弱,对外部冲击和能量过载非常敏感。最后的爆炸和高温,对其主动功能模块——比如实时扫描、战斗辅助计算、与外部网络连接等——造成了毁灭性的、不可逆的损伤。”

    “能恢复多少数据?”艾莉丝直接问道,她的身体靠在冰冷的金属工作台边,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目光紧紧盯着那在精密夹具上、闪烁着微弱指示灯的破损部件,仿佛能透过那冰冷的金属和晶体,看到特蕾莎最后时刻那双义眼中流露出的、混合着决绝、释然与一丝悲悯的眼神。

    “物理层面的损伤确实非常严重,”埃尔温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遗憾,“大部分主动功能模块永久失效了。但是……”他话锋一转,指向连接在义眼残骸上的几根纤细的数据探针,“存储单元……情况有些特殊。得益于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类似‘形态记忆合金’但应用于数据存储领域的奇特技术,在义眼最后过载、即将彻底烧毁的瞬间,其核心数据存储区似乎启动了一种强制性的‘固化’(Solidification)或‘结晶化’(Crystallization)进程,将最关键的数据流以某种物理状态‘冻结’保护了下来。这简直是个奇迹。我们现在正在尝试绕开所有损坏的外部接口,使用一种极其温和的量子态共振读取技术,直接与内部固化的数据结构进行‘对话’。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度,过程非常缓慢,而且不能有任何外界的电磁干扰或物理震动。”

    艾莉丝点了点头,没有再催促。她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急迫解决不了问题。特蕾莎用生命换来的、可能记录了敌人核心机密的情报,是他们前往南极、直面“守望者”和那个上古意识的关键,甚至是唯一的机会。她愿意等待,也必须等待。

    几天不眠不休的努力后,埃尔温和他的团队终于带来了突破性的消息。他们成功地从特蕾莎义眼固化存储区的“数据琥珀”中,提取出了部分宝贵的数据碎片——主要是特蕾莎在湖底设施最后时刻,身处能量风暴中心时,捕捉到的、来自“建筑师”AI核心逻辑崩溃瞬间溢出的异常能量频谱,以及几段来自“守望者”突击小队内部通讯的、加密方式极其独特的信号特征片段。

    叶舟和基地内最顶尖的密码专家、信息处理专家立刻投入到对这些珍贵信号碎片的分析工作中。破解过程,远比处理常规的军事或商业加密信号要艰难无数倍。这些加密协议并非基于简单的数学复杂度或随机密钥,而是融合了非欧几里得几何结构、神圣几何学(Sacred Geometry)的特定比例关系、甚至可能掺杂了某种基于意识波动频率的动态验证机制,构成了一种复合型的、几乎无法用传统计算机暴力破解的“活体密码”(Living Cipher)。每一次尝试解码,都像是在解构一个由光、声和纯粹数学概念编织的、不断自我重构的、没有固定形态的迷宫。

    破解团队利用了蔷薇十字会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关于古代密码系统、神秘符号学以及超自然能量形态学的庞大知识库作为参考。他们将这些古老智慧与现代最前沿的量子计算、拓扑数据分析相结合,试图找到那条隐藏在无数干扰项中的、通往真相的密钥。

    失败是家常便饭。屏幕上无数次弹出“解密失败”、“模式不匹配”或“数据流崩溃”的警告。气氛一度变得凝重。然而,就在一次几乎要被放弃的尝试中,当一位老符号学家无意中将一段加密信号与一份中世纪描绘“天使等级”和“天球音乐”的古卷插图进行类比时,一个极其隐蔽的、重复出现的底层信号模式,突然在频谱分析仪上显现了出来!

    这个模式并非用于传递具体的信息内容,它更像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身份标识”(Identity Beacon)或者“导航信标”(Navigation Pulse)。一个用于在复杂维度间确认自身坐标和连接状态的信号。

    “快!追踪这个信标的源点和路径!”叶舟激动地喊道。

    技术员们迅速操作起来,将捕捉到的信标特征输入到基地强大的信号追踪系统。全息星图上,一条清晰的、此前从未被任何天文或军事观测设备发现的虚线,被逐渐描绘出来。它起始于北美五大湖区的地下,穿透厚重的地壳和大气层,并非直线射向太空,而是以一种奇特的、带有某种曲率的轨迹,精准地指向了月球的背面——那个永远背对地球、隐藏着“文明归零炮”本体装置的、人类从未亲眼目睹过的区域。

    “这个信标……它指向月球背面?!”一位负责追踪信号源的技术员难以置信地惊呼,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不仅仅是月球,”叶舟凝视着星图上那条散发着微弱幽蓝光芒的路径,眉头紧锁,手指在虚拟控制界面上快速滑动,将这条新发现的信标路径与“守护者”之前展示的、南极“终焉图书馆”(即“起源方舟”)持续散发出的独特能量读数进行精确叠加分析,“你们看,这个信标信号的强度,在抵达南极冰盖下某个特定坐标点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非自然的中继放大节点。看这能量流 pattern……它就像……一条看不见的‘脐带’(Umbilical Cord),或者更准确地说,一条‘控制链路’(Control Tether),将月球背面的‘终极执行者’(Final Executor)和南极冰下的‘主控中心’(Primary Control Center)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以最直接的方式确认了“归零炮”本体的存在和其位于月球背面的精确坐标,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揭示了“守望者”组织(作为当前周期的代理人)与那个上古迭代残留意识(作为幕后操控者)之间,维持联系和控制的关键方式。这条“脐带”,很可能就是传递启动指令、同步状态信息、甚至输送能量的生命线。一个大胆的、极具诱惑力的战略构想浮现在叶舟和所有在场人员的心中:如果能找到方法干扰、削弱甚至彻底切断这条无形的“脐带”,是否就能大幅拖延,甚至直接阻止“归零炮”的启动程序,为他们最终的潜入和破坏行动赢得宝贵的时间,或者创造决定性的战机?

    就在对“脐带”信标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地内部弥漫着一丝乐观情绪的同时,基地最深层的安全监控中心,一阵低级别但持续不断的警报声打破了平静。安装在阿尔卑斯山脉外围数十个隐蔽点的地震传感器、被动声纳阵列和长波红外探测器,几乎同时捕捉到了异常信号。数据分析显示,一支大约由十二至十五人组成的不明身份小型队伍,装备精良,正在山脉深处一片人迹罕至的区域,进行高强度、网格化的精密搜索。他们的行动模式与已知的官方高山救援队、地质勘探队或普通登山爱好者截然不同,移动路线精准而高效,彼此间通讯使用极低概率被截获的跳频加密,并且有意识地避开了所有常规的登山路径和旅游景点——这完全是专业军事追踪小队(Hunter-Killer Team)的标准战术。

    “‘守望者’的嗅觉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灵敏。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到山脚下了。”艾莉丝在紧急召开的战术会议上,用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陈述道。她的手指在全息地形图上快速划过,精准地标出了那几个可疑信号出现的区域,“他们失去了我们在五大湖区的最终踪迹,但显然没有放弃。他们大概率是通过某种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能量残留追踪技术,或者分析了我们逃亡路线上可能留下的极细微生物信息,大致将搜索范围锁定在了这片阿尔卑斯山区域。他们的拉网式搜索,虽然目前距离基地入口还很远,但按照这个效率和精度,发现这里是迟早的事。”

    “基地的隐蔽性和防御能力都是一流的,卡德拉女士。”负责基地日常安保的指挥官,一位前瑞士山地部队的军官,面色凝重但语气依然镇定,“我们有多重伪装层、能量屏蔽场和物理陷阱。但他们这样不计成本地投入专业小队进行地毯式搜索,风险确实在急剧增加。一旦被他们捕捉到任何蛛丝马迹,引来更大规模的部队甚至空中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不能坐在这里,祈祷他们永远找不到我们。”艾莉丝猛地站起身,身体紧绷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眼神锐利如刀,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被动防御是最愚蠢的战术。给我一支小型、高机动性的精锐小队。我去主动接触他们,把他们引开,制造足够的混乱和虚假线索,让他们的注意力彻底转移到错误的方向上去。”她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仿佛这不是一个提议,而是一个已经做出的决定。

    “这太危险了,卡德拉女士!”指挥官立刻表示反对,语气急切,“对方是专业的追踪者,人数占优,而且我们对他们在本地的具体装备和支援情况并不完全了解。主动出击等于暴露我们自己!”

    “留在这里,等待他们像嗅探犬一样慢慢缩小包围圈,直到把鼻子凑到我们门口,那才是真正的危险,是坐以待毙!”艾莉丝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压抑已久的怒火和战斗渴望,“而且,我需要活动一下筋骨了。”她最后这句话说得异常平静,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一股寒意。特蕾莎的死,像一团炽热的炭火在她心中燃烧,她迫切需要一场真刀真枪的战斗来宣泄这几乎要将她吞噬的情绪,也需要用实际的行动和战果,来证明他们的价值,回报蔷薇十字会提供的宝贵庇护,更是为了……祭奠。

    叶舟看着艾莉丝那副仿佛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绝表情,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劝阻的话,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他理解她内心的痛苦和那种无处宣泄的愤怒。他知道,此刻任何劝阻都是苍白无力的,甚至可能是一种伤害。他只能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小心。”

    艾莉丝的目光与叶舟短暂交汇,看到了他眼中的担忧和信任。她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干脆利落地转身,大步离开了会议室,去准备她的“狩猎”行动。

    几个小时后,一支由艾莉丝亲自指挥,包括三名她亲自挑选的、最擅长山地作战和潜行侦察的蔷薇十字会精锐战士(代号“雪枭”、“岩羊”和“冰风”)组成的四人机动小队,携带着轻量化但火力强大的装备,以及用于制造混乱和假线索的特殊道具,悄然从一条位于瀑布后方、极其隐秘的应急出口离开了基地,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在阿尔卑斯山莽莽的林海雪原之中。

    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基地提供了详细的地质雷达图)和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一场预报中的暴风雪)作为完美的掩护,主动迎向那支“守望者”搜索队。战斗在能见度骤降的狂风暴雪中猝然爆发,又如同雪崩般迅速而猛烈地结束。艾莉丝完美地扮演了“诱饵”和“刺客”的双重角色,她如同雪地中无声滑行的幽灵,利用环境制造了数起小范围的雪崩和落石,成功地将搜索队的主力引诱并暂时困在了一个相反方向的、易于封锁的狭窄冰谷之中。在短暂的、如同闪电般的交火中,她凭借高超的战术素养和精准的枪法,亲手解决了两名试图呼叫支援的“守望者”外围特工,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仿佛在清除路边的障碍。小队在其他方向刻意留下了一些

第65章:解析未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