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更多讨价还价的余地。他们被“邀请”换上奇点教派提供的专用装备——深灰色的、贴身剪裁的潜水服。潜水服材质特殊,内部集成了一套精密的生命维持系统,可以提供数小时的呼吸气体和温度调节,同时,其内部显然也嵌入了定位追踪器和可能不止一种的生理监控乃至……限制装置。艾莉丝凭借其专业眼光,仔细检查了所有装备的接口和密封性,确认没有明显的即时性物理陷阱,但谁都明白,真正的致命危险,始终来自控制着这些设备开关的人。
    特蕾莎的潜水服经过特殊改造,以适应她失能的机械义眼,头盔内部似乎增加了额外的传感器和音频引导系统。她在两名女性灰衣教徒的“协助”下默默换上装备,动作间带着一种逆来顺受的平静,但叶舟能感觉到,她那平静的外表下,精神力量正在如同深潭下的暗流般悄然汇聚。
    一行人通过基地深处一条更为隐秘的、向下倾斜角度极大的加压通道。通道两侧是冰冷的合金墙壁,闪烁着指示灯的幽光,空气带着一股潮湿的、混合着铁锈和臭氧的味道。沉重的气密门在他们身后一道道关闭,发出沉闷的巨响,仿佛斩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走了大约十分钟,他们来到了一个位于苏必利尔湖岸线基岩以下的、人工开凿出的隐蔽码头。
    码头空间不大,弥漫着湖水的腥甜气息和冰冷的雾气。幽暗的水面上,静静停泊着一艘造型极其流畅、线条锐利、如同黑色大鱼般的小型潜航器。它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可见的舷窗,只在头部和两侧装有强光探照灯和多种传感器阵列,充满了超越当代民用科技的诡秘感。
    “登艇。”马尔科姆简短地命令道。
    进入潜航器内部,空间狭窄但设备极其精良。各种颜色的指示灯在全息控制台上幽幽闪烁,空气中弥漫着仪器运行的低频嗡鸣和冷却液的特殊气味。马尔科姆亲自坐在主控位,叶舟、艾莉丝和特蕾莎被安排在侧后方略显拥挤的观察席,两名全副武装、面无表情的灰衣教徒如同金属雕塑般站在他们身后的舱门两侧,手中的武器虽未举起,但那无形的压力却时刻存在。舱门无声地滑行关闭,内部的主灯光熄灭,只余下仪器面板和屏幕散发出的幽蓝色光芒,将每个人的脸映照得如同鬼魅。
    “深度设定:一百五十米。目标坐标:已锁定‘心泵’结构顶部接入点。”马尔科姆的声音通过内置通讯器响起,清晰而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兴奋颤音,“启动‘无声潜行’模式,主动声纳静默,仅依靠被动传感器和惯性导航。”
    潜航器轻微震动了一下,传来一阵几乎难以察觉的机械运作声,随即如同融入水中的墨滴般,平稳而无声地滑入冰冷的湖水中。外部摄像头的实时画面显示在主屏幕上——最初是码头岩壁的近距离特写,很快便切换为深邃、幽暗的湖水。潜航器自身的强光探照灯如同两柄利剑,劈开了前方的黑暗,照亮了一小片区域,无数浮游生物和细微的悬浮颗粒在光柱中如同宇宙星尘般无序地翻滚、掠过。下潜的过程异常平稳,先进的压力补偿系统使得舱内几乎感觉不到随着深度增加而本应急剧变化的水压,只有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深度读数提醒着他们正在进入一个人类本能畏惧的领域。
    随着深度不断增加,来自湖面的自然光线迅速衰减并最终彻底消失,周围陷入了一片永恒的、近乎绝对的黑暗。这种黑暗具有重量和质感,仿佛浓稠的墨汁,包裹着这艘渺小的潜航器。只有仪器发出的微弱光芒、屏幕上的数据流和窗外探照灯照亮的那一小片不断移动的水域,提供着仅有的方位感和与现实世界的脆弱连接。一种与世隔绝的绝对孤寂感和来自深水的巨大压迫感,如同无形的巨手,缓缓攥紧了舱内每一个人的心脏。连呼吸声,在这极致的寂静中,都显得格外清晰。
    “接近目标区域。深度一百四十二米。”马尔科姆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庄严,“能量读数开始显著升高……引力梯度仪检测到明显的异常波动,空间曲率正在发生细微变化。”
    屏幕上,代表“心泵”结构的声纳轮廓和三维建模逐渐变得清晰、具体。那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倒置的多面体结构,其规模远超之前通过远程传感器观测时的想象,宛如一座沉没在水下的、不属于人间的黑色山峰。它的材质非金非石,在探照灯的强烈光线下,泛着一种幽暗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金属光泽,表面光滑得令人难以置信,如同经过最精密的抛光。结构表面刻满了与《光之书》羊皮卷中图形同源、但更加复杂、更加庞大的几何纹路,这些纹路此刻正随着结构内部那稳定得令人心悸的、一点三秒一次的引力脉冲,散发着极其微弱的、肉眼几乎无法直接察觉的幽蓝色辉光,仿佛有生命的能量在其下流动。
    它确实在“跳动”。每一次无声的搏动,都引动着周围的水流产生肉眼难辨的涡旋,甚至连光线经过其附近时,似乎都产生了极其细微的弯曲。它就像一个沉睡在湖底亿万年的巨人的心脏,每一次收缩与舒张,都牵动着整个区域的物理法则。
    “寻找接入平台。”马尔科姆全神贯注地操纵着潜航器,小心翼翼地绕着巨大的结构顶部缓缓移动,探照灯光束如同谨慎的手指,抚过那光滑而神秘的表面。很快,在结构顶部一个相对平坦的区域,他们发现了一个相对较小、明显是人工(或非人)建造的、凸起的圆形平台。平台直径约五米,中心有一个明显的、结构复杂的、类似某种能量或数据接口的凹槽,凹槽周围环绕着一圈更加密集、更加精密的几何刻痕,仿佛某种锁具的纹路。
    “就是这里。‘湖底之门’的锁孔。”马尔科姆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失真,他迅速切换控制模式,将外置高精度声纳发射器的操控界面投射到叶舟面前的触摸屏幕上。那上面已经预加载了经过“建筑师”优化的、完整的声纳频率序列,每一个频率参数和时间节点都清晰标注。
    “叶博士,该你了。”马尔科姆转过头,眼神死死地盯着叶舟,又迅速瞟向旁边屏幕上疯狂跳动的能量反馈读数,“按照优化后的序列,依次发射。注意,时间间隔必须绝对精确,与地球基础共振周期严格对应,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能量反馈!”
    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聚焦在叶舟身上。艾莉丝的手无声地握紧了座椅扶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舱内环境,评估着在最坏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动路线。特蕾莎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在幽蓝光线下微微颤动,她似乎进入了某种深度的冥想状态,双手在身前轻轻交握,仿佛在默默祈祷,又像是在凝聚、引导着某种残存的、与这古老造物可能产生共鸣的精神力量。
    叶舟深吸了一口带着循环空气特有味道的冰冷气息,强行排除脑海中所有纷杂的念头——负罪感、恐惧、对未知的担忧——将精神高度集中,如同激光束聚焦于一点。他的手指悬浮在散发着微光的虚拟按键上方,指尖感受到屏幕传来的微弱热量,整个人如同即将奏响命运最终乐章的钢琴家,每一个音符都关乎存亡。
    他按下了第一个频率。
    “嗡————”
    一声低沉、浑厚、仿佛来自远古深渊鲸歌般的声波,通过潜航器外部特殊设计的扬声器阵列,穿透厚重冰冷的湖水,形成一道无形的能量涟漪,向着那座沉睡的巨构传递而去。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远超空气,带着一种撼动脏腑的穿透力。屏幕上的能量读数微微波动了一下,代表“心泵”结构的轮廓边缘似乎泛起了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光晕。
    严格间隔一点三秒(精确对应地球舒曼共振基频的倒数,并遵循其谐波规律),他的手指沉稳地按下了第二个频率。这个频率与前一个略有不同,带着一种奇异的
第51章 湖底之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