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停在了一个冰凉坚硬的物件上。
那枚珍藏多年的勋章,它代表着他青春里最闪亮的荣誉,不能吃不能喝,却是他最舍不得的念想。
林大头把它小心地裹进一块洗得褪了色的旧红绒布里,揣进贴身的棉袄内兜。
推开房门,深更半夜的寒气刀子一样割在脸上。
他推起那辆除了车铃哪儿都响的旧二八大杠,在空无一人的雪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蹬着。
破旧的车轮碾过冻硬的积雪,咯吱咯吱,一路响到了陈家屯村西头陈冬河家的院门外。
陈冬河向来觉少。
明天就是他和新媳妇儿李雪的好日子了,那份藏在心底的欢喜如同小火苗般烘烤着五脏六腑,躺在那热乎炕上也平复不了半分。
他索性披上棉袄溜下炕,见爹娘睡得正沉,便轻手轻脚摸到院子里,划燃洋火点亮了两个新砌大灶膛的火。
两口乌黑油亮的生铁大锅里,舀进去冰凉的井水。
灶膛里塞进劈得齐整溜直的硬柴柈子,火苗子噌噌往上蹿,呼呼地舔着锅底。
陈冬河盘算着,明天正席上,除了刚宰杀的新鲜猪肉,还得添点撑场面,压得住酒的好嚼裹儿。
那颗从大炮卵子野猪身上精心卸下的猪头,正是时候。
卤得了,色泽酱红油亮,肉皮糯软不腻,光是想想那滋味,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下午爹专门套了牛车跑了一趟县城,驮回来几十斤散装的高粱酒。
那粗瓷酒坛子,是明天席面上大小伙子们最惦记的物件。
还有小雪娘家人那边,四个舅舅合力抬来的樟木大箱,听说是给新媳妇压箱底的绸缎被面衣料子。
明儿个姥爷姥姥登门,肯定还带着添箱的大礼。
这些嫁娶里的讲究,人情往来的深厚,让他心头沉甸甸又暖烘烘的。
正琢磨着这些,墙外传来一阵极其熟悉的自行车链条打滑的“咔啦”声。
陈冬河循声望出去,借着灶膛里跃动的火光明亮地一照,看清了正是林大头那张被冷风刮得通红,却堆满了笑意的脸。
更扎眼的,是那辆破旧车把上,还别扭地插了朵皱巴巴的红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