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在常先生和老王期待的目光中,赵水生缓缓开口。
“这枚印章,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出自一个名家之手!”
不等常先生他们说话,赵水生继续道。
“只不过,是仿造印章的名家好手!”
老王顿时惊讶的说:“这么说来,水生你认为这是假的喽?”
赵水生点点头:“一点不错。”
常先生疑惑道:“不过,以我浅薄的见识来看,这印章明明非常好。”
“手感温润,应该是块好田黄。”
“难道造假的人,舍得用这么好的玉料吗?”
赵水生详细解释说:“这就是此人的高明之处了。”
他指着印章说道:“你们看,一般造假都会用寿山石来染色,要么就没有萝卜丝纹,要么就纹理呆板。”
“这个印章的好处就是纹理十分灵动,很像真的。”
“其实,这是造假者花了大力气弄出来的纹路,手段非常高明,但是换一个方向仔细去查看,还是能看出一点破绽,那就是刀刻的痕迹!”
常先生二人拿起放大镜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虽然只有一点点,但是那锋利的纹路绝对不是自然生长能出现的。
这让两人心中震撼,赵水生刚才只是短短上手,一瞬间而已,就能看到这样的破绽。
这到底是怎样的眼力啊?
更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赵水生居然连这方面的东西都能看出真假。
要知道,之前赵水生在这里展现过鉴定书画的水平,各种金石雕塑也不在话下。
加上如今的,已经横跨三个领域了。
古董行业看似是铁板一块,实际上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别极其的大。
就比如说有些人一辈子都在钻研书画,他们碰见瓷器,和普通的外行也没什么区别。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古董行业内部其实也是一样的。
还是放在后来的网络时代,有大量的资料,可以查询和学习,那些专家也只能把握其中的几个领域。
而剩下的东西,他们只能泛泛而谈。
赵水生这样的,在常先生
第一卷 第211章 入冬-->>(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