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石山长的开头,其他早已按捺不住的师生们也纷纷动筷。
“天啊!这肉……怎么会这么香?”
“这鱼!我从未吃过如此鲜嫩的鱼!”
“这萝卜比肉还好吃!”
“这米饭空口吃我都愿意!”
餐桌上风卷残云,每一盘菜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学子们添了一碗又一碗米饭,连盘底的汤汁都有人用米饭拌着吃得干干净净。
严松龄感慨道:“寻常食材,竟能做出如此滋味!依我看,便是京城‘八珍楼’的大厨,也未必有这般功力!”
白羽仙叹道:“火候是关键,绿叶蔬菜能炒得如此碧绿爽脆,锁住菜汁,这手上的功夫,非一日可成。”
藏书海畅快大笑:“哈哈哈!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原以为只是来赏荷,没想到竟有如此口福!这淮月楼,了不得!”
“回城后,定要告知家父,让他也来尝尝!”
“对对对!还要告诉同窗,这淮月楼餐厅尚未正式开张便有如此水准,待其开张,必是云槐县头一份的“酒香巷子深”!”
“我看呐,以后学院若有什么雅集诗会,大可设在此处,既有美景,又有美食,岂不完美?”
“正是!这‘淮月楼美食冠绝云槐’的名头,咱们可得帮着好好宣扬宣扬!”
学子们这般激动,并非全无来由。
这能进入四大学院的师生,家中非富即贵,平日饮食虽不说顿顿山珍海味,却也绝非粗茶淡饭。
然而,这个时代的烹饪,受限于调味品类的匮乏与烹饪理念的质朴,即便是富贵人家,菜肴风味也多倚重食材本味,或仅仅以盐、酱、饴糖、花椒、姜桂等有限的几种调料调和,滋味层次相对单一,难免有“差了点意思”的遗憾。
而李月兰所做的这几道家常菜,对于吃惯了传统风味的学子们而言,无异于在味蕾上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如何能不“惊为天人”?
且,这些学子与先生,都来自云槐县最顶尖的四大学院,他们的认可与赞誉,无疑是最具分量的口碑。
可以
第502章 人间至味在淮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