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两银子并非单纯的规划费,而是村民响应理事会的号召,自愿缴纳的'公共建设基金'。理事会今年五月有一项新规定,凡是缴了这笔钱的,村里免费提供房屋图纸,还帮着协调砖瓦物料和牛车。这笔钱一半是交给了谢广福购买建房图纸,剩下的都纳入了公账里。"
“哦?为何要向谢广福购买建房图纸,就不能自家想如何建就如何建吗?”
“回大人,自然是可以的,这笔费用是自愿缴纳的,因为前几个月我们村大量兴建住房,导致许多村民拎着鸡鸭就往谢广富家求图纸,这.......久而久之,大家似乎就形成了习惯,天天往他家跑,他家的鸡鸭都成群了,那之后,谢家连鸡鸭都不收了,说是养不过来,也吃不过来,大家给银子他也不要,后来村里开始有人把银子交给我,让我去帮忙求图纸,说谢广福这也不收,那也不收,他们也不好意思上门麻烦,求的人多了,就成了这个规矩,这半两银子每个月底会和谢广福的工钱一起发放,都有详细记录。”
督邮翻看着账册,指尖点在一处:“谢广福,五月工钱三十两,外加五两图纸钱,合计三十五两。为何唯独他的工钱如此丰厚?”
谢长河忙解释道:“回大人,我们村里不论经营何种产业,牵头之人的工钱皆有定例。谢广福身兼数职,村委楼、祠堂、学堂、大水车……一应工程皆由他牵头督建,劳苦功高。这工钱,实是村里公议定下的,所以谢广福的工钱是村里最高的。”
一旁的几个官员听得暗自咂舌,心道:乖乖,这一个月的收入,比咱们在县衙辛苦一年挣得还多!真是羡煞旁人。
主簿忽然合上册子,语气严肃:"本官听闻,有外村人想在你们村买地建房,被你们拒绝了?"
谢长河心头一紧,谢里正已经开口接话:“回大人的话,确有此事。但绝非我等擅自拒绝,而是按朝廷《户律》明令,外村人欲在本村购置田宅地皮或迁户到此,须持有原籍地文书,并经县衙勘验核准,发放‘准迁凭由’后,村中方能受理。那几位乡邻空口前来,并无县衙文书,我等只是依律规劝,请他们先行前往县衙办理手续,绝无半点阻挠之意。”
首位上,一直默不作声品着茶的齐安,此时终于放下了茶盏,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第第477章 “打里正”进行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