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化意象。
承景帝都忍不住赞叹道:“此画可算得上是淮月楼的点睛之笔,让客人在踏入这里的一瞬间,便能沉浸于其所营造的独特氛围之中,妙啊!”
连沈砚也颔首称许:“一画览尽桃源精髓,芝芝有心了。”
大堂左右分区明确,左侧摆放着敦实的八仙桌,右侧摆放的并非传统拥挤的方桌,而是些造型别致、看似随意却暗合章法的桌椅组合,其间点缀着绿植盆景与水墨屏风,既有新中式的简约风骨,又很好的保证了隐私。
沈老太君环顾四周,只觉处处妥帖,她脸上笑意加深,对着身旁的长公主轻声道:
“难怪砚儿执意要在此地建客栈,这一踏入桃源村,老身这心情啊,没由来的就松快了许多,这淮月楼的景致格局,也实在是过于舒心了一些。”
在谢广福的引导下,大家伙第一次登上了淮月楼三楼——沈砚的私人领域。
三楼需通过一道独立的楼梯抵达,与楼下完全分开,确保了绝对的私密。
顶楼并非寻常的尖顶瓦檐,而是被设计成了一个带庭院的小别墅。
踏入三楼,首先是一个布置温馨的客厅,明式家具线条流畅,棉麻布料触感舒适,灰、白、米色的主调点缀着靛青与赭石,整体雅致而舒适。
书房与卧室同样延续了这种风格,简约而不失格调。
但最让人惊叹的,是连接客厅的那个大露台。
露台地面铺着防滑地砖,一侧设着石桌石凳,另一侧甚至还摆放着竹制摇椅和一个固定的烧烤台。
角落里错落有致地种植着充满野趣的花卉,新搭的葡萄架已抽出嫩芽,可以想见夏日里浓荫蔽日的惬意。
站在这顶楼平台,视野豁然开朗。
清川河如玉带环绕,千亩良田阡陌纵横一片金色的喜意,远处的桃源村炊烟袅袅,砖厂、炭窑依稀可见,更远处是正在开发的桃溪村果园。
整个桃源村的生机与烟火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妙极!妙极!”
承景帝再次忍不住赞叹:“登高望远,心怀大畅!淮清,此楼观景之妙,皆因这平台设计啊,朕......我竟不知,屋顶尚可作此用途!”
谢广福笑着解释:“寻常屋顶仅作遮风挡雨之用
第435章 淮月楼的《桃源春晓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