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
也因为沈砚这种看似松弛有度、实则精准致命的步步紧逼,让何慎在疲于应付中,不断地做出"弃车保帅"的选择——自断那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触角,舍弃一些外围的党羽和据点,以求保全最核心的力量。
然而,何慎不知道的是,他所有的挣扎与取舍,几乎都在沈砚的预判之内。
沈砚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风筝手,而何慎,就是那只被他牢牢牵在手中的风筝。
沈砚深谙"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道理,但他更明白,对付何慎这样根基深厚的老狐狸,直接逼其疯狂、狗急跳墙,反而可能引发不可控的乱局。
他的策略是 "溜"!
时而收紧线绳,让风筝感受到束缚和威胁,一如他在朝堂上当众发难,点名陆俨。
时而又稍稍放松,让其以为尚有余地,可以继续苟延残喘。
这种一张一弛的节奏,让何慎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却又怀有一丝侥幸的心理状态。
他不断地分析沈砚的意图,猜测皇帝的底线,计算着舍弃哪些棋子能换取暂时的安全。
他以为自己是在壮士断腕,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被引导着,亲手将那些看似"次要"、实则关联着更多核心秘密的党羽暴露出来,迫使他们因为被放弃而心生怨怼,从而露出了更大的马脚。
直到最近两个月,形势急转直下。
沈砚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这只"风筝"已经被溜得足够疲惫,是时候开始收线了。
他不再满足于剪除那些外围枝叶,而是动用谢锋这把利刃配合玄策卫的真正力量,开始精准打击何慎在各地经营的核心势力。
那些掌握着何慎最致命证据的"甲乙丙丁"们,知道他所有秘密账目去向的老账房,替他处理过最肮脏交易的中间人,某些关键职位上与他绑定最深的封疆大吏一一浮出水面。
这些人的落网,与之前陆俨之流被“闭门反思”完全不同。
他们早已经被沈砚精准锁定,往往是在何慎刚刚决定要"舍弃"他们,或者正准备转移他们的时候,就恰
第414章 何慎的断尾求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