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松麓书院在州府东郊,占地百亩。
大宝踩着点进学堂,同窗们正围在一起议论旬考题。
见他来,有人起哄:“沈案首,今日若再夺魁,可得请我们吃酒!”
大宝笑笑,把布袋放进抽屉,取出那本《春秋》校注,翻到昨夜折角处。
旬考散卷,山长季怀川负手而入,青衫落拓,目光在堂内一扫,落在大宝笔尖。
两个时辰后,收卷。
季山长随手翻到大宝那页,初只打算看三行,却再也挪不开眼——
小楷清峻,批语如刃,引经据典处,竟把三条互证串成一线,连他都未想到。
“此子……”季怀川指腹摩挲纸页,眼底暗潮翻涌。
五
午后,书院邮亭。
大宝把家书交给驿卒,又掏出一枚碎银:“劳烦,加急。”
驿卒笑应,却在转背时,被季山长叫住。
“那信,可否借我一观?”
驿卒愣住。
季怀川声音温和,却不容拒绝:“我只看一眼,不拆封。”
阳光底下,他指尖轻触信封,仿佛触到少年藏在里头的滚烫心脏。
良久,他把信递回,吩咐:“仍按加急送,另,给我照样抄一份备案。”
驿卒满头雾水而去。
季怀川立在亭畔,风掀起他袍角——松麓书院,也许要出一位能写千秋史笔的状元了。
六
傍晚,大宝回村。
三宝第一个扑过来,举着一张鬼画符:“哥哥,我的信写好了!”
二宝倚门抛着一只新制竹筒:“山长今日找你没?我听说他扣下了你的卷子。”
大宝微怔,如实以告。
沈青萝在灶间听见,手里的锅铲顿了顿,眼底浮起笑纹——
她等的风,终于来了。
七
夜凉如水,油灯把母子四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像一幅流动的年画。
大宝伏案,把旬考原文默出,递给娘亲:“我想让山长知道,我背得比他教的还深。”
沈青萝接过,指尖掠过那些清隽字迹,仿佛摸到少年胸腔里那颗咚咚跳的心。
“想飞,就飞。”她轻声道,“但记住,飞得越高,越要回头看一眼地上的根。”
大宝点头,眼底燃着两簇小小的火苗。
二宝忽然把一只机关鸟放在
第八十二章 大宝写家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