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0章 一系列推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刑事案件的调查是我们的工作,目前你是有作案动机的,任艺,命案可不是小事,希望你能考虑清楚再回答我的问题。”

    任艺轻轻点头:“理解,我懂法,杜俊才拿走了奖学金,所以我妈不得不打工,并因此引发猝死,正常情况,我会把这笔账算在杜俊才头上,你们的怀疑没错。

    但是我没有杀他,这几天我一直在学校里,几乎从未离开。”

    方舟:“是的,我们已经确定了你的不在场证明,你确实没有杀他。”

    闻言,任艺目露诧异,看着方舟不说话,似乎在询问:既然确定了不在场证明,那为什么要把自己带到公安局来?

    方舟道:“杀人不一定自己动手,我们既然已经怀疑你了,后续要做的就是对你展开全面调查,比如……实验室。”

    任艺沉默。

    她并没有询问:为什么要调查实验室,代表很有可能知道杜俊才死因。

    可是韩凌和童峰之前并未告知。

    这就是预审的作用,通过表情反应和只言片语去获得更多信息,分析推断正确的可能性高低。

    “我建议你把知道的都说出来。”方舟继续开口,“犯罪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警察没你想象中那么傻,这次既然把你带来,想走基本不可能了,看守所那个地方可并不好过,与其抗拒侦查,倒不如坦白争取宽大处理。”

    这番话没有任何作用,任艺无奈:“你们就笃定他的死和我有关啊?没错,他拿走奖学金确实给我的家庭造成了很大打击,但他不知情啊,不是故意的。

    更何况,奖学金公平竞争他又没耍手段,我为什么要把我妈的死怪到他头上?这不是不讲理吗?”

    很诚恳的说辞,但方舟同样没有受到影响。

    懂道理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

    都知道杀人偿命,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命案?

    都知道毒品害人不浅国家严禁,抓到就是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毒贩?

    两码事。

    当前从任艺的态度看,专案组已经加深了对她的怀疑,接下来针对她的深入调查肯定不可能停。

    一个小时后审讯无果,任艺被带到留置室,专案组召开会议。

    方舟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女孩很冷静,冷静到不像一个学生,估计和父亲生病妈妈去世有关,成熟,心理素质强。

    个人意见,她对杜俊才的死绝对知情,不排除共犯的可能。”

    季伯伟看向韩凌和童峰:“你们两人负责调查的任艺,有什么看法?”

    韩凌说道:“同意舟哥的意见,怀疑这是一起合作杀人,参考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案件涉及十二人的复杂证词,探讨了法律正义与人性私刑的伦理困境。

    当然,作案动机区别很大,文学作品中的受害者直接参与了犯罪,给嫌疑人带来极大痛苦,而杜俊才没有那么严重。

    众人微微点头,显然都知道这部文学作品。

    季伯伟:“继续。”

    韩凌:“假设合作杀人,通过审问的方式很难得到结果,杀人可不是小事,合作

第130章 一系列推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