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章 披上金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他起身,把人轻轻送到床上,盖好被子,退出房门。

    今晚是他第一次听到奶奶从前的苦难,那么具体,那么深刻,那么让人心疼。

    不会了奶奶,以后都不会再有苦了,您吃了两辈子的苦,剩下的都是甜了。

    【华裔外商献爱心!福临商超“先货后款”,助两县洪灾灾民重谋生路!】

    一条条新闻登上报纸,首都日报也着重报道了这次事件,并且重点表扬商场老板,宋明言的名字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这次货郎计划,无意间为宋明言披上了一层金身。

    胡大志拿到货后,马不停蹄地去到邻县,他拿的东西都是乡下比较缺的,加上临近过年,人家一听说他们是郎安县的灾民,货物又好又便宜,多多少少都会买一些。

    有了这次的货郎计划,郎安县的受灾群众都能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甚至还能攒些钱来年重新起房子。

    郎安县里不少人偷偷给宋明言立了长生牌。

    宋明言的货郎计划其实不止于此,郎安县和南济县只是一次试点。

    要是做得好,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他这里拿货,到时候,天南海北的销售渠道他都能掌握。

    以后不仅可以不被人拿捏,甚至可以反过来拿捏别人,那么多人都靠他吃饭,谁敢动他买卖?

    能赚取的声望值更不在少数,这比他一个一个招工快多了。

    郎安县政府那么配合帮忙筛选,帮忙背书,是因为他们出现了灾情,其他地方的人可不会这么配合。

    所以他不能主动,得让那些人看到好处,他们自己主动找上门,这样一来,条件才能由宋明言开,因为是他们有求于自己。

    过年后他就得到了消息,还是老熟人曲县长帮忙递话,很多人都通过他传话,想要见宋明言,得到那个货郎计划的支持。

    宋明言来到政府办公室时,这些人已经全部到了,人数还不少,一眼看过去估计有二三十个。

    众人对宋明言都很客气,对其他外商估计是口服心不服,对宋明言这种京城日报都点名表扬的爱国商人,那绝对没有别的想法。

    

第68章 披上金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