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凤冠的周边。
他揣着节目组的经费,领着两个年轻的跟拍摄影师,在古镇的大街小巷里穿梭,那双总是眯着的、精明的眼睛,此刻正闪烁着猎人般的光芒。
“这个!这个好!”他指着一个卖手工刺绣的摊子,拿起一个绣着敦煌飞天图案的香囊,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里面是艾草和几种不知名草药混合的、清冽又安神的味道,“这个有特色,有文化底蕴!多买点!回头抽奖,就说这是能助眠安神的‘飞天好梦囊’!”
他又走到一个卖泥塑的摊子前,看着那些憨态可掬的、上了彩的骆驼和胡人乐俑,眼睛一亮。
“老板,你这个怎么卖?”
“这个啊,手工捏的,五十一个。”
“五十?太贵了!”张导立刻开启了他的砍价模式,他指着那泥塑骆驼歪着的脖子,一脸的痛心疾首,“你看你这骆驼,脖子都扭了,这是残次品!还有这个胡人,眼睛画得一大一小,影响市容!二十!二十一个,我全包了!”
那摊主被他这通胡搅蛮缠的理论说得一愣一愣的,最后竟真的以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将大半个摊子的泥塑都卖给了他。
张导心满意足地让工作人员把东西装好,嘴里还振振有词:“咱们这叫什么?这叫帮扶当地手工艺人,是文化传承,是企业责任感!”
他揣着这份“责任感”,又一头扎进了一家卖夜光杯的店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的诗,谁不知道?这杯子,拿回去送给那些喜欢喝酒的粉丝,多有格调!”他拿起一只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墨绿色光泽的杯子,对着光照了照,然后头也不回地对老板说,“开个单子,这种款式的,给我来一百套!”
从夜光杯店里出来,他又看上了路边摊子上卖的、用骆驼骨雕刻的项链,还有画着壁画图案的丝巾,甚至连小孩儿玩的拨浪鼓都没放过。
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扫货机器,脑子里飞速地为每件商品构思着足以让粉丝疯狂的宣传文案。
“张导,您……您还买啊?”跟在后面的小摄影师,看着自己手里已经挂得满满当当的购物袋,气喘吁吁地问。
“买!怎么不买!”张导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眼睛却依旧亮得惊人,“咱们的观众,都是有品位、有追求的文化人!送那些俗气的东西,人看得上吗?要送,就得送这种有故事、有内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