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响。
这些知识他太熟了,每天记温室数据都要用,番茄从开花到结果要四十五天,板蓝根的生长期是一百二十天,闭着眼都能写对。
做到简答题,他的笔停住了。第三题正是那道让他犯愁的基因变异题,题目旁边印着简易图谱,和张教授画的几乎一样。他心跳突然变快,手心的汗沾湿了笔杆。
“别慌。”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指尖下意识摸向衣领里的哨子,冰凉的金属让他镇定些。张教授的话突然在耳边响:“你看这图谱,像咱选种子不?好的变异要保留,就像留下最饱满的番茄。”思路一下子通了。他想起那些慢苗,想起苏婉记的数据,想起培养皿里不同状态的种子。笔尖在纸上写得快,从太空辐射的影响写到有利变异的筛选,还举了村里太空番茄的例子,写完发现卷面都快满了。
剩下的题目做得顺,连最后一道附加题都没难住他。
那题问如何培育抗寒的太空种子,他写的是用硫磺粉改良土壤,像苏瑶在温室里做的那样,还加了句“得结合本地气候调整用量”,写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检查到第三遍,教室里开始有动静。
前面的男生已经趴在桌上,大概是做完了;右边的女生还在咬笔头,眉头皱得紧紧的。星辰把卷子翻到正面,再看那道基因题,突然觉得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像温室里缠绕的番茄藤,亲切得很。
铃声响时,他正好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标完。
监考老师收卷时,看了他的卷子一眼:“字写得不错。”星辰没说话,心里却像喝了蜜似的甜。走出考场,走廊里挤满人,大家都在议论考题,他听见有人说第三题太难,心里的底气更足了。
考场外的阳光比来时烈,晒得人后背发烫。
星辰在人群里找苏瑶,看见熟悉的蓝布褂子在老槐树下晃。“娘!”他喊着跑过去,苏瑶手里举着空饭盒,见他就迎上来:“饿了吧?给你带了红薯干。”
“娘,考得不错。”星辰接过饭盒,声音里带着兴奋,“那道基因题我做出来了,就像张教授说的那样。”苏瑶的眼睛亮了,往他嘴里塞了块红薯干:“我就知道你能行。”
她的手在抖,不知是晒的还是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