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沿岸及东非,形成“香料之路”与“陶瓷之路”。
后世发现的宋代沉船上,光是瓷器就有十八万件。
然后再运大量的象牙、犀角、珊瑚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回到中原。
大宋有钱,主要也是在这里,后期海上贸易税收更是占到了国库收入15%-20%,成为王朝支柱。
要不是被蒙元打断,大宋这航海技术和潜力,实在是不容小觑。
这些图纸和经验,都是十分宝贵的,要是赵桓不这么配合,还真不好弄到手。
陈绍心中,暗暗给赵桓记了一功。
陛下好好干,臣不会亏待你的!
陈绍如今,只需要等刘继祖带着这些东西回来,然后再交给商队去运作。
若是能运作的好,就不是光赚点钱这么简单了。
——
太原城里,一辆马车混在商队中,缓缓进城。
西北广源堂的商队,往来太原早就是络绎不绝于道了。
河东百姓难免有些抱怨钱都被他们赚了,但他们也没有办法,谁让广源堂来头大呢。
赶车的仆妇,在车帘旁轻声问了几句,态度十分恭敬。
里面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马车被赶到一间宅院里。
有人掀开帘子,扶着一名红衣女子下来,绰立庭前。
她绣衣云鬓,肌肤莹白,眉目如画,只是那般随意站着便是冬日里一抹动人光景。
萧氏走到房中,门窗紧闭,三座炭炉熊熊燃着,烧得炉壁几处泛红,扑面一股热浪。
她解开衣带,轻解罗裳,在丫鬟们的服侍下沐浴。
然后几个丫鬟捧着一迭衣裳过来,萧氏换上之后,衣裳从明艳贵气的锦裘,换为朴素的衣衫。
“给各位夫人的礼物都准备好了么?”
“回夫人,都备好了。”
萧氏点了点头,刚要离开,突然又想起什么来似得,说道:“我上次见大王身边侍女,人少而不美,此时多半已经换了贴身的。这种贴身的侍女,最是和主人亲近,你们是知道的。”
一个侍女笑着说道:“我们自然都和夫人一条心,夫人比亲娘还亲哩。”
萧氏没好气地笑了笑,说道:“那就多准备几份,若是大王身边有贴身侍女了,就送给她们。若是没有,我就开个恩,给你们几个小蹄子机会,留在大王身边。”
“奴婢们哪有这个福气,奴婢们也舍不得夫人。”
大寒将至,冷风咧咧,窗外白气昭昭。
萧氏头发还没彻底干,用布裹着头,免遭风寒。捏紧衣襟,迎风而立,丝毫不畏冷,只觉心旷神怡。
“走吧,去王府!”
想到即将开辟第二条商路,萧氏就仿佛有一团火烧般心热。
商道于她而言,早就不是单纯地赚钱了,她对钱没有多少执念,但是她喜欢这种日进万金的感觉。
好像是自己亲手堆起一座座金山的成就感,让她分外着迷。
对她来说,与王府上下相处的一团和气,连半点难度都没有。
但代王确实比较厉害,不是她能拿捏的,每次自己都猜不透他的心思。
所以做些表面文章,准备些礼物,维系好和王府其他人的关系,这些都是顺手而为的事。
真正让萧氏头疼的,是如何说服陈绍,全力支持她开海!
来到马车上,坐下之后,萧氏托了托胸襟前的柔软,暗暗给自己鼓劲。
此时她还不知道,陈绍比她还上心.
开海好不好,他可太知道了。
外面遍地都是资源,而且连个精英小怪都没有,全是些软柿子。
当今世上能打的,都他娘的搁自己周围呢。
哪怕是猫在东边那高丽,看着软趴趴的,在金国、宋国和郭药师之间瑟瑟发抖。
要把它挪放在别处,那也是个小霸王级别的,估计要猛猛扩张。
耶律大石都被金国揍成什么样了,如丧家之犬,狼狈地跑到西边,一下子发现自己无敌了。
萧氏的马车来到王府,才发现李玉梅早早在这里等候,见她们到了,李玉梅捏紧貂
第59章 海波万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