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 决战时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

    就像是约好了一样,在河西走廊,横山拢右,兴庆平原,银夏堡寨

    还有河东大地。

    都在举办“秋社”庆典。

    祭祀土地神,以感谢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到了这个时候,秋收基本已经完成,总还算是顺利。

    河东百官,真就跟打了胜仗一般,他们也确实累。

    此番秋收,尤其是在河东,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手不足。

    各地在士绅和官员的主持下,先是在社树下搭建社棚,供奉祭品,如猪、羊、瓜果等,并由德高望重者主持仪式。

    然后百姓们一起“分社肉”“分社饭”,共享丰收成果。

    村民以新酿的米酒或村酒共饮,当地的富户们,则制作“社饭”,将猪羊肉、瓜姜等切作棋子状铺于饭上蒸制,然后和乡亲分享。

    吃饱喝足之后,要踏歌与社戏。

    村民击鼓踏歌,围篝火歌舞,富裕点的村子,则合伙凑钱,搭台演戏酬神。

    还要举办赛猪、赛鹅等比赛,各家将宰杀的牲畜集中设祭,由神明“评比”,欢乐、热闹。

    陈绍来到汾州,在城郊的祭台上,主持此地的祭神。

    前线战事确实重要,但是只有做好后方的生产,才能供给前线战争的辎重粮秣。

    陈绍因为见识过西军的惨状,在西军底层混过,他太知道粮食对如今的将士重要性了。

    事实上,若是前线有战争,后方的一切就都停了,那不是对战争的支持,而是拖累。

    就说明离灭亡不远了。

    就像是历史上靖康之耻的时候,汴京那二圣就不会再举办什么民间庆典了。

    后方越是有序、从容,才更说明战争胜利的希望大,大家心里也更有谱气。

    汾州的郊野上,聚集了一大批人。

    今日能来的,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人人喜笑颜开。

    陈绍在主祭台上,宣读了一番祭文,然后率众拜天。

    下面的人,男女都有,喜乐洋洋。

    穿着各色衣裳,都是正统的,没被胡人入中原之后玷污过的款式和审美,确实是华美。

    气氛如同新年,陈绍瞧着他们的模样,心中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每逢这种聚而欢庆的场面,他心情就会很好,尤其是在见识到战争和穷苦带来的灾祸之后。

    曾经在横山前线,他做运粮使的时候,那几个死去民夫的模样,陈绍至今都记得很清楚。

    自从来了这个时代,他见过太多人了,有王侯将相,有皇帝美人,但记忆如此清晰的,那些民夫就占了一席之地。

    在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

    能者在其位,愚者受其惠。

    既然走到了这个位置,陈绍从来就不是一个极致的利己主义者,把自己的欲望看的过重的人。

    如果陈绍现在是吃不上饭,随时饿死,那他可能会为了生存不择手段。

    但是他如今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心中自然而然就有了悲悯之心,反倒可以宽宏一些。

    一路行来,他是有过妥协,放弃过很多东西的。

    甚至到这个时候,他都没有去打压那些,明显对他有敌意的李纲、宇文虚中这些人。

    看着欢腾的百姓,一张张笑脸,陈绍知道自己的权势之基,在民间而非庙堂。

    朝中那些高官对自己的看法如何,丝毫不能阻止自己继续高歌猛进。

    想到这里,陈绍笑着走下祭台,和大家一起起舞欢庆。

    ——

    秋高马肥,又逢大收。

    河北的运河和道路依然在修,但是能运抵前线的补给线,并非只有河北一条。

    局势已经日渐明朗,鞑子聚兵之后,朱令灵和韩世忠也趁势合击。

    白沟河南岸,临水之旁,一道道土垒,正在慢慢成型。

    河边有上千脱了甲胄,打着光膀子,混身糊满的泥土的定难军士卒,正在拼力修建堤坝,搭建桥梁。

    就见锹锄乱飞,挖出散土不断抛洒而出,尘烟弥漫之中,就有士卒将这些散土装上,喊着号子运到河畔,不断的将这大坝垒高加厚。

    除了挖土运土之外,更有士卒四人一组,抬着简陋的木夯、石块,将土垒一层层夯实。

    然后在上面小碎步踩实,这样的好处是,当时就能投入使用。

    对岸的鞑子,聚兵之后,反而后撤了起来。

    他们也知道,渡河而击,彻底击败定难军,已经没有希望。

    所以很光棍地让出道路来,因为金国耗不起了

    按理说,定难军此时就该继续跟他们耗,只要其他战线也能撑住,鞑子早晚崩溃。

    但定难军和宋军不同,他们不是要把鞑子赶出去,而是想尽可能多的击杀其有生力量,为将来的北伐做准备。

    所以韩世忠选择了渡河。

    你要决战,那我就来和你决战。

    白沟河,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一段水泽地,遍布数条河道。

    其中很多渡口,都在定难军的掌握之中了。

    当初宗翰和宗望联兵渡河之后,站稳了脚跟,又夺回去一些渡口。

    但是总的地势,还是定难军一边占优。

    正在干活的辅军,基本都是从云内来的,还有一些是河北的民夫。

    河北民夫一般偏瘦,但是就是这些看起来精瘦的军汉,都在拼命的劳作。号子声音喊得震天价响,每个人因为用力,青筋都根根凸起。

    虽然都是汗如雨下嘴唇干裂,却无一人稍稍懈怠!

    他们被鞑子祸害的太厉害,恨不得马上修起桥来,冲过去把这些鞑子生吞活剥了。

    女真人起兵之后,酷烈残虐的手段,确实为他们立威起到了作用。

    但是一直依靠这种杀戮,显然是不行的,以前不过是恰好遇见了大宋自己拉胯。

    如今稍微有个能和他们抗衡的,女真人的残暴,立刻就为定难军帮了大忙。

    所有人都想投靠定难军。

    除了建筑堤坝的士卒之外,白沟河水边,也有数百人在忙忙碌碌,他们在采伐来木料,为桥体准备材料。

    这些人手脚同样麻利,比之正在进行土工作业的那些,忙碌程度也不稍减。

    女真人耗不起、求战心切,甚至不惜让出了部分白沟河河谷和渡口,定难军同样如此,他们生怕晚了一步,功劳全被抢走了,几乎是马上就投入了疯狂的渡河准备当中!

    虽然将主们总说将来会北伐,但是谁知道是啥时候呢。

    而且万一不北伐了呢?

    那这就是最后的机会!

    从鞑子的皇帝,亲自动员金国全部力量,前来接应他们的两路大军。那时候全歼这群鞑子的希望就落空了。

    只能是尽可能地杀伤,因为鞑子人口有限,想要生聚人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绍不会给他们培养出下一代的机会。

    此战他们输了,就定然会逃窜回北境老巢,那时候收复幽燕,就是传檄而定,估计不会有多少战功了。

    机会难得啊,趁着辅军和民夫忙的热火朝天时候,将士们都在养精蓄锐,擦拭兵刃,缝补盔甲,随时准备拼命!

    此时在对岸,也有数百个骑士,哨探逻骑在游荡。

    这样的游骑哨探,已经足够组建一支小股骑兵了。

    银州兵一路转战,一路为先锋,一路披坚执锐冲杀在前。

    

第51章 决战时刻-->>(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