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他怕自己身死之后,所有的情份就都消散了。
想到自己还有两个孙儿,也在陈绍跟前,蔡京心中就有了些底气。
虽然那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但是孙子辈还是好的,有机会成材!
蔡京笑呵呵地让人去准备酒菜,顺便将家中的小辈,还留在汴京的都召集起来。
此时他也注意到一件事,陈绍正在派越来越多的官员,进入汴梁城。
——
太原府,陈绍专门设宴,庆贺完颜娄室被阵斩。
完颜娄室,那是女真大将,将其斩杀是大功一件。
他让代王府的官员,专门写了王札前去表彰,并且让李孝忠将立功将士名单快些提交上来,写好申闻状,自己好上奏请功。
此战算是砍断了西路军的胳膊,斩杀女真甲士近五千,又俘获大把的契丹兵。
收复河北全境,以及幽燕部分领土。
这些地盘如今可谓是满目疮痍,又是需要尽快恢复民生。
李唐臣就在陈绍旁边,两人正歪着头,商量此事。
“河北之事,最大的问题是百姓们信不信我们能守住边境,不让鞑子再次南下。”
“否则的话,他们宁愿逃往河东、山东或者南边,也不愿意回乡生产了。”
陈绍点头道:“此番正值秋收,河北闹了一场鞑子,我看粮食也成问题。若不想办法,会饿死几十万人!”
大宋赈灾的惯用手段,是把流民招募为兵。
这很不靠谱,但是大宋一直是这么干的。
不光是赈灾时候如此,大宋剿匪的惯用办法,就是把匪招募为兵
冗兵,不是平白就冗的,这都是大宋辛辛苦苦给自己冗来的。
陈绍端着酒杯,想了一会儿,说道:“此事没其他办法,必须让百姓们安定下来,开始生产。”
要是全张着嘴吃白饭,那得填进去多少的粮秣。
李唐臣说道:“那就只有以工代赈,河北能动的工不少,我看运河就很有必要。”
陈绍点头道:“不错!将来要收复幽燕,要打郭药师,还要继续北伐,这都需要一条畅通的运输线。不光是运河要修,道路也要修,以工代赈,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再说。”
如今很多河北的士绅豪族,都扎堆躲在河东不回去,他们也是被鞑子两次南下搞怕了。
陈绍得让定难军给河北打出信心来。
让河北百姓,能够安心返回故土,那就要再下幽燕几城,构筑完整的防线。
“以进攻来代替防守,前锋兵马的兵刃所在,就是防线,如此一来,百姓们才会相信我们。”
幽燕这个地方,离开中原已经太久了,运河早就中断。
将来即使拿回来了,也要挖掘运河,整饬道路,让幽燕重新有了和中原链接的纽带。
慢慢地融合,回归中原。
虽然刚刚收复河北,但是陈绍确实是已经开始筹备收复幽燕之后的事了。
定难军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此时就算是陈绍想停下来,他手底下的那些将士也不愿意。
如今河东这些文官,同样会不满。
秋高马肥,正是厮杀的时候,幽燕大地很快就将迎来一场场的恶战。
陈绍站起身来,对着满堂的官员说道:“来,我们满饮此杯,为前线将士贺!”
就在此时,一个健妇匆匆跑来,在堂中喊道:“恭喜大王,王妃生了!”
李唐臣赶紧问道:“是男是女!”
“母子平安,母子平安啊!”
堂中哄得一声,响起阵阵喝彩欢呼。
李唐臣哈哈大笑,带着众人,向陈绍敬酒道:
“恭喜大王!”
这真是去了在场人一块心病。
得亏是陈绍年轻,看上去也健康。
否则的话,单就宗族不旺,人丁不兴,还不培养义子这件事,就能让人心散了。
人群中,众人又都看向种师道,向他贺喜。
种师道也是一直点头,眉眼间似乎是有喜色,但仔细看的话,又好像没有。
此时他知道,种家已经上车了。
有了这个孩子,即使陈绍败了,种家将来在大宋,也不会得到信任。
他心中其实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平静,只是带兵五十年,养出的喜怒不形于色的沉稳罢了。
种师道心中,也隐隐有了一丝希望。
这是一个给所有人
第44章 为大王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