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主动争取的机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林夏是凌晨四点整醒的。

    窗外的月亮还挂在天上,像块被啃过的月饼,淡银的光洒在出租屋的地板上。她摸着枕头底下的笔记本——深绿色的封皮,边角卷着毛,是前世从机床厂倒闭那天起就带在身边的。翻开第一页,钢笔字还清晰:1998年6月12日,沪市机床厂改制方案公示,专利ZL98212345.6拟拍卖。后面跟着一串歪歪扭扭的备注,是她前世蹲在机床厂门口,听工人们说的:张建国工程师哭了,说专利是他的命;周厂长拍了桌子,说“我对不起老厂长”;小杨师傅把扳手扔在地上,说“以后再也不用修机床了”。

    林夏的手指抚过这些字,指尖有点发烫。前世她是申华证券的正式员工,跟着项目组来机床厂的时候,已经是改制方案确定后的第三个星期。她记得那天雨下得很大,张建国蹲在仓库门口,怀里抱着专利证书,雨水把证书封面泡得皱巴巴的。她想过去劝,却被同事拉走:“别多管闲事,专利卖了,我们的佣金才能拿到。”后来她听说,张建国因为专利被卖,一病不起,第二年就走了。

    “这次不会了。”林夏对着镜子轻声说。镜子里的女孩二十岁出头,扎着高马尾,额前的碎发用发夹别住,眼睛亮得像星星——像前世刚进投行时,那个充满斗志、想改变一切的自己。她把笔记本里的资料整理成清单:厂址甲定区马陆镇嘉新路128号,厂长周明(1950年生,1978年进机床厂),张建国(1945年生,上海交大机械系1968届毕业生,住3栋201室),专利号ZL98212345.6(发明名称“高精度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1998年5月12日授权),甚至还有张建国的喜好:爱喝浓茶(加两颗冰糖),喜欢吃食堂的红烧肉(每周三才有)。这些细节是她前世花了半年时间收集的,现在全派上了用场。

    六点整,项目组的老式桑塔纳停在出租屋楼下。司机老张摇下车窗,嘴里叼着根牡丹烟,烟味飘进楼道:“小林,快点,王经理等着呢。”林夏拎着公文包跑下去,公文包里装着清单、市场报告、一张1998年的甲定地图,还有一盒润喉糖——她记得老张有慢性咽炎,吃不了太辣。

    “老张,给你带的润喉糖。”林夏坐进副驾驶,把糖盒递过去。老张愣了一下,接过糖盒,笑着说:“还是小林贴心,上次我跟王经理说喉咙疼,你就记着了。”他把烟掐灭,放进烟灰缸,发动汽车。桑塔纳的引擎发出嗡嗡的声音,像头老黄牛。林夏看着窗外,1998年的魔都清晨,马路上的自行车比汽车多,卖豆浆的摊子冒着热气,穿着蓝布衣服的农民挑着菜筐走过,筐里的青菜上还带着露水。

    “小林,你对机床厂很熟悉啊?”老张一边开车,一边问。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布满老茧,指缝里还留着昨天修汽车的机油印。林夏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地图:“昨天查了一下午资料,甲新路是南北走向,机床厂在路西,旁边有个加油站,对吧?”老张点头:“没错,去年我送王经理去甲定,就是在那个加油站加的油。”他顿了顿,又说:“不过那厂子挺偏的,路不好走,你坐稳了。”

    车开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嘉定区。林夏盯着窗外,路边的农田越来越多,稻苗刚插下去,绿油油的一片。远处的厂房烟囱冒着淡淡的烟,她认出那是机床厂的烟囱——前世倒闭的时候,烟囱是黑的,像根死了的树桩,现在还有烟,说明还有人在干活。“快到了。”老张指着前面说。林夏抬头,看见路边的路牌:甲新路120号,路牌旁边有个加油站,加油站的牌子上写着“国营甲定加油站”,字体是红色的,有点褪色。

    机床厂的大门出现在眼前。厂牌是铁做的,上面“魔都市机床厂”几个字的漆掉了一半,“市”字的最后一笔只剩下个红点。保安室里的老头抱着个半导体收音机,正在听沪剧《罗汉钱》,收

第4章 主动争取的机会-->>(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