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另一位信息战专家补充道:“而且,对方很可能利用这次机会,测试一些针对性的战法,甚至不惜暴露部分协同短板来设局。苏寒他们毕竟年轻,实战指挥大兵团的经验几乎为零。”
赵建国虎目扫过屏幕上的苏寒,那小子正闭目养神,一脸平静。
他哼了一声,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托大?老子看未必!”
他指着苏寒的图像:“这小子,不是愣头青。他敢放这话,心里就有几分底。抗战时期,我们装备差、补给难,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灵活的战术、顽强的意志和高效的内部协同吗?现在条件好了,反而怕了?”
他语气一转,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新时代战争是变了,装备、科技重要性凸显。但别忘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还是人!”
“是指挥员的智慧和胆魄,是部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我相信苏寒,相信我们科大培养出来的学员!他们比我们当年,只强不弱!”
“都给我打起精神!”赵建国对在场的专家们说道,“咱们今天就在这儿,给孩子们当好这个后方参谋部!他们在前面冲,我们在后面帮他们盯着!我倒要看看,这帮联军,能玩出什么花样!”
老专家们被赵建国的豪情感染,纷纷点头,目光再次聚焦屏幕,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网络之上,全民的关注度已经被拉升到了顶点。
各大平台开启实时讨论帖,军事博主进行着各种战前分析。
“联军优劣势分析”、“师级推演看点”、“苏寒能否再创奇迹”等话题牢牢占据热搜前列。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三个小时后,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以寡敌众的模拟较量拉开帷幕。
两个小时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飞速流逝。
西点推演中心大厅,气氛比之前任何时刻都要凝重。
不仅所有参会学员和教官全部到场,就连一些西点的高级军官和受邀观礼的军方人士也悄然出现在观摩区。
央妈的镜头更是全方位覆盖,准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巨大的电子沙盘已经清空,等待着全新数据的注入。
第367章:风暴前夕,内外关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