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
除了对轮式车辆的改进建议外,莫林还提出了一个更大胆,也更具前瞻性的想法。
“.考虑到欧罗巴大陆各国目前普遍糟糕的乡村道路状况,以及未来战争可能对部队提出的更高越野作战要求,我希望西西莉娅姐姐能让手下的工程师们,尝试一下能否借鉴现有农用拖拉机的履带式结构,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履带式,或者半履带式车辆?”
莫林的想法很简单,马拉机枪的‘塔强卡’终究只是个过渡的产品。
一旦这种履带式或半履带式车辆的技术被点亮并走向成熟,那么后续的履带式牵引车、装甲运兵车,也都会顺理成章地被提上研发日程。
而这个世界辉晶内燃机那堪称变态的强劲性能,让莫林有理由相信这些未来的‘铁家伙’,或许能在这个战场上,创造出比他想象中更大的奇迹。
“陆巡舰也不是不可能啊,这种男人的浪漫怎么能没有.”莫林心里闪过这个念头。
在洋洋洒洒地写完了关于车辆技术的‘正事’后,莫林又用了一整段话,再次表达了自己对西西莉娅姐姐的无限思念和感激之情。
“.您的关怀,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在异乡的战场上不会迷失方向,请务必照顾好自己,待我凯旋,定将为您献上高卢最美的玫瑰”
写到这里,莫林又浏览一遍全文,这才心满意足地停下了笔。
等待信纸上的墨迹完全干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迭好,装入信封,最后用火漆仔仔细细地封上了口。
他将这封家信放在桌角,准备明天一早就交给营里的勤务兵,让他送去野战邮局。
不过原本打算写完信就上床睡觉的莫林,却发现在给西西莉写完这封信后,他整个人反而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大脑像是被注入了某种兴奋剂,进入了一种‘才思泉涌’的奇妙状态。
他忽然意识到,在经历了沙勒罗瓦那场惨烈的战斗后,自己脑子里对于单兵武器和魔导技术,又冒出了许许多多新的想法和感悟。
这些想法就像是雨后的春笋,一个劲地往外冒,让他不吐不快。
“干脆.一起写了得了!”
莫林重新坐直了身体,从旁边又抽出了一张崭新的信纸。
“亲爱的施迈瑟小姐,见字如面”
莫林笔尖微动,开始了第二封信的创作。
给赫尔嘉的信,开头的‘寒暄’部分就简短了许多,毕竟对方是自己的公司员工,倒也不用太多寒暄。
他只是简单地问候了一下对方的近况,然后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了施迈瑟武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两款新武器的研发进度,尤其是MP14冲锋枪的生产情况。
紧接着,莫林便将自己在沙勒罗瓦和列日战斗中,对于单兵武器的一些新思考,详细地写在了信上。
在这两场教导突击营经历的主要战斗中,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问题。
随着MP14冲锋枪在教导突击营中的装备比例不断提高,虽然使得步兵班在近距离交战中的火力密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也使得步兵班在中距离上的精确火力压制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装备MP14的士兵,在超过一百米的距离上,其实就很难对单个目标进行有效的精确射击。
而这部分火力空白,就只能由班组里剩下的那些使用Gew.98步枪的步枪手来填补。
这种情况,虽然在客观上逼着教导突击营的步枪手们,一个个都练就了一手百步穿杨的绝活
但莫林心里很清楚,单纯依靠提高士兵的个人射击技巧,来弥补武器性能上的不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他必须想办法,从根本上提升步枪火力的密度和持续性。
于是,一个在他脑海中盘旋已久的名字,很自然地浮现了出来——半自动步枪。
“.尊敬的施迈瑟小姐,马克沁先生的机枪杰作给了我巨大的启发!我在想,既然一套复杂的机械结构,能够利用火药燃气的能量,实现全自动射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这个原理进行简化,创造出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抛壳、上膛,而无需射手手动操
第202章 见字如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