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回到公司就跟回到家一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王景明今年也36岁了。

    作为在传统汽车行业干了有十一年经验的老人,早两年的时候,愈发的感觉到力不从心。

    特别是人一过了三十岁,有了家庭和孩子,精力就愈发的下降了。

    如果不是为了多多挣钱给家里开支,连加班都感觉有心无力了。

    可最近,他却明显感觉自己状态,有了焕发第二春的迹象。

    也不知道为什么。

    人一到公司,就跟回到家一样。

    不对——

    这比在家里清静多了。

    关键还很舒服。

    就是内心莫名其妙有了一种宁静踏实的感觉。

    不光是因为今年多拿了六个月的年终奖,以及绩效收入暴增的缘故,而且在近半年的奋斗历程中,不知何时,他对公司产生了深深的归属感。

    怎么讲呢。

    以往枯燥繁琐的研发工作,突然在他眼里变得轻松有趣起来。

    原本以为整车的新能源架构开发,会更加艰难具备挑战性,他现在负责的研发工作,是设计新车的底盘架构。

    纯电车的底盘架构,还是和燃油车有很大区别的。

    因为车身底部要放置电池包,之前燃油车的底盘架构就不能沿用。

    燃油车是发动机+变速箱纵向,而纯电车平台是电池包居中+电机分布式布局。

    外观上看最大的区别,纯电车是后排是纯平的设计,而非燃油车后排那样,有一个凸起的传动轴,影响到后排腿部的空间。

    除此之外,还要设计三电系统的综合热管理,要更加的集成化,原本燃油车那套独立散热也不能用了。

    否则强行套用,那就成“油改电”了。

    市面上最垃圾的一种新能源车就是“油改电”,兼顾了油车和电车双方的底盘缺点。

    市面上倒也不是没有作业可抄,现在国内的传统车企,都已经有了类似的平台开发,他们也拆解过,思路上可以借鉴一二,大家多少都要走走逆向开发的路子。

    但许易这次的要求,明显更苛刻,比如说对空间的利用率,要达到一种极致的情况。

    搞过工业设计、或者玩过组装的都知道。

    也是集成度高的产品,对空间利用越是极致的那种,对研发的要求就越高。

    就拿组装电脑来讲,一台极致空间利用率的itx主机,和一台大空间的海景房主机,组装难

第54章 回到公司就跟回到家一样-->>(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