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于谦手上的号,忙问道:“这挂号又是做何解?”
于谦回过头来:“所谓挂号就是挂个名字,方便排队就诊,而就诊费用,一般也包含在这号费之中。”
“原来如此!”朱棣点了点头,暗道此法不错,又指着挂号单问:“那似此挂号单,一单需得多少银两?”
“不多,寻常只要五文,似咱们这般挂的急诊治伤,一般需得五十文!”
朱棣一听,又点了点头,若是五文的话,其实不多,加个急诊也不过五十文,就算是平民百姓,也消费得起。
相比下来大明百姓去一趟医馆,至少得花费几钱甚至一两银子之多。
须知,这几钱和一两也仅是问诊费,除了问诊费,还有医药钱。
所以在大明朝,不是所有百姓都治得起病的,从这点上,琼州医院对比大明医馆,完全就是碾压。
不过,问诊费便宜,却不代表医术也过关,若是医术不过关,那这钱也是白花。
而琼州发展不过十一年,这十几年又能培养多少医术过关的医生呢?
他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索性随着于谦等人朝着外科急诊行来。
一到此处,便见此地已经颇为忙碌,正有大量白大褂的医生来来往往。
不等众人询问,于谦便回头道:“看来刚才那伤员伤势不轻,恐怕是要专家会诊,咱们还需得等等!”
众人闻此,皆是点头应诺,唯有朱高煦有些不悦道:“那人什么来路,竟弄得这般声势?”
他一说,众人也会过了味来,是啊,那人是什么来路,能引起院方这么重视。
在这琼州地界,难不成有人比于谦这个王府詹事更有牌面?
而于谦一听,却是自得一笑道:“要问什么来路,说来诸位却也不信。”
“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诸位,那人多半是周边工地的建筑工人!”
“一个工人,竟可如此?”这一下别说朱高煦不信,便连朱瞻基和朱棣都不信。
在大明朝这种阶级分明的地方,别说死上个把人,就算死上几万人那都不算事。
在特权面前,百姓能看上病就已经是天恩了,更别说一个工人便能引起如此大的动静,难不成在琼州这块地方不讲特权不成?
“为何琼州能如此行
第十七章 琼州之政,以人为本-->>(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