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三日青门,半亩心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还好。”他忽然站起身,“不说了,我帮你把土翻了,不然今晚种不上,耽误发芽。”

    锄头入土的声音沉闷而规律,王猛翻地时格外仔细,连细小的石子都捡出来扔到院外。魏珩要帮忙,他摆摆手:“你刚来,歇歇。对了,跟你说个咱们青云宗的传说——早年出过一位遮天仙人,叫青云子。据说那时候异族横行,什么狐族、龙族,个个能飞天遁地,抢人族的灵脉。是青云子仙人一剑斩了异族的飞升路,定下规矩:‘非我人族,不得飞升’。”

    他往远处的主峰指了指,那里云雾缭绕,隐约能看见山巅的轮廓:“瞧见没?主峰顶上那片云,常年不散,据说就是青云子仙人的佩剑所化,镇着整个青云山脉的灵气呢。咱们外门弟子虽弱,但守着这仙人的根基,心里踏实。”

    日头偏西时,地终于翻完了,土松得像铺了层棉絮。王猛擦着汗说:“今晚就能种,种完浇点水,明早就能见湿芽。”他忽然想起什么,回屋拎来一小袋灰黑色的东西:“这是草木灰,拌在土里能壮根,我自己烧的,你先用着。”

    魏珩接过袋子,指尖触到温热的灰,心里也跟着暖了。他刚要道谢,却见王猛望着李青禾的药圃,那里不知何时多了只竹篮,里面盛着半篮新鲜的赤心花。王猛看了片刻,转身道:“我回去了,明早要是有芽,记得告诉我。”

    夜幕降临时,魏珩蹲在田垄边,把泡好的赤心花籽撒进土里。月光落在他的砚台上,那半块随他走南闯北的砚台,此刻竟泛起淡淡的微光。隔壁传来王猛哼的小调,隐约是首农家歌谣;斜对门的窗纸上,映着李青禾低头看书的剪影,安静得像幅画。

    他忽然觉得,这山脚的洞府,倒比想象中更像个家。

    第二日天刚亮,魏珩就被院外的喧闹声吵醒了。他披衣出门,见外门的公告栏前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人人都仰着脖子,指着那张新贴的黄纸议论。

    “赵岳师兄!外门年度贡献第一,能去内门历练了!”

    “还能携一人同行?我的天,这要是被选上,等于一步登天了!”

    魏珩挤进去,只见黄纸上写着:外门精英弟子赵岳,年度贡献值累计1200点,获内门长老举荐,允入内门历练三月,可携外门弟子一名同往,限三日内确定人选。落款是外门执事的朱印,红得刺眼。

    人群外,一个锦衣华服的青年正站在那里,腰间挂着块玉牌,比魏珩的木质腰牌亮得多——那是外门精英弟子的标识。他手里把玩着支玉簪,簪头雕着朵赤心花,目光直直地投向李青禾的洞府,嘴角带着志在必得的笑。

    “那就是赵岳,”有人在魏珩耳边低语,“去年光是卖聚灵草就赚了500贡献值,听说他舅舅是内门执事。”

    魏珩正看着,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锄头声。回头一看,王猛正蹲在自家院里翻地,动作却比往日慢了些,额头上的汗明明没多少,却用袖子擦了又擦。他院里的赤心花开得正好,红得像团火,只是今天没像往常那样,摘下来放进竹篮。

    早饭时,魏珩去交换角换糙米,远远看见王猛正把一筐凝露草递给物资处的管事。那筐草叶片饱满,叶尖凝着晶莹的露珠,显然是“上佳”品质。管事点数时,王猛盯着玉牌上跳动的数字,眼神里却没什么笑意。

    “王师兄,换这么多?”魏珩走过去。

    王猛回头,勉强笑了笑:“攒着,想给……想换把新锄头。”他瞥见魏珩手里的糙米,忽然从怀里摸出个纸包,“这是我娘寄来的咸菜,配粥吃,你拿着。”

    魏珩接过纸包,指尖碰到他的手,冰凉。

    午后,外门的石路上忽然响起一阵喧哗。赵岳带着两个跟班,径直走到李青禾的洞府前,把那支玉簪举得高高的:“青禾,跟我去内门吧。到了内门,我请舅舅给你找最好的丹师教你,不出半年,保管你晋阶炼气中期。”

    洞府的门紧闭着。赵岳又喊:“这玉簪是用上品暖玉做的,能温养灵力,配你正好。”

    周围渐渐围了些弟子,有人起哄:“李师姐快答应啊!”“赵师兄可是外门第一人!”

    就在这时,门“吱呀”开了。李青禾站在门内,脸上没什么表情:“赵师兄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不去。”

    赵岳脸上的笑僵了:“为何?难道你想一辈子待在外门种药?”

    “我想去内门,但不想靠别人。”李青禾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我会凭自己的贡献值晋阶,不劳赵师兄费心。”

    赵岳的脸沉了下来:“你别不识抬举!”

    “我只是不想欠人

第十七章 三日青门,半亩心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