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姐这句话,刀山火海我也敢闯。"
第二天清晨,沈瑜刚用过早膳,青竹就匆匆来报:"小姐,萧公子派人送来这个。"
那是一个精致的锦盒,里面放着一支通体碧绿的玉簪,簪头雕成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栩栩如生。盒底压着一张字条:"暂别数日,聊赠此簪,望卿珍重。"
沈瑜拿起玉簪,心头微颤。凤凰是萧家的象征,他送这个是什么意思?
"小姐,要戴上吗?"青竹笑嘻嘻地问。
沈瑜本想拒绝,手却不听使唤地将簪子递了过去:"简单些就好。"
青竹熟练地为她挽了个简单的发髻,插上玉簪。铜镜中,那碧绿的凤凰在乌发间若隐若现,衬得她肤如凝脂。
"真好看!"青竹赞叹道,"萧公子眼光真好。"
沈瑜轻抚玉簪,没有反驳。她想起昨夜萧瑾欲言又止的神情,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收拾停当,沈瑜独自来到绣楼,开始仔细检查母亲的每一件遗物。除了那幅未完成的"凤穿牡丹",其他绣品看起来都很普通。正当她准备放弃时,目光落在一个不起眼的针线盒上。
盒子很旧,边角已经磨得发亮。沈瑜打开盒子,里面只有几枚普通的针和几束褪色的丝线。她正要合上盖子,突然发现盒底似乎比外观要浅一些。
轻轻敲击盒底,传来空洞的回响。沈瑜心跳加速,小心翼翼地摸索着边缘,果然发现了一个暗格!
暗格里只有一块小小的绣片,上面用金线绣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印章的图案。沈瑜翻过绣片,背面用极细的丝线绣着几个字:"东宫印鉴,凤眼藏真"。
"东宫印鉴..."沈瑜喃喃自语。这是废太子的印章图案吗?"凤眼藏真"又是什么意思?
她正思索间,青竹慌慌张张地跑来:"小姐!王裕带着一群人闯进绣坊,说我们的丝绸以次充好,要讨个说法!"
沈瑜匆忙收好绣片赶往绣坊。远远就听到王裕嚣张的声音:"沈家如今是没人了吗?让个丫头片子当家,难怪做出这等下作事!"
绣坊门前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王裕站在中央,手里抖着一匹沈家的云纹锦,身边几个商人模样的男子附和着指责。
"王公子此言差矣。"沈瑜稳步上前,声音清冷,"沈家做生意向来童叟无欺,何来以次充好一说?"
王裕转身,看到沈瑜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随即又变成讥讽:"沈小姐来得正好。这批云纹锦是家父上月订的,说好的用上等蚕丝,结果呢?"他抖开那匹锦缎,"里面掺了三成麻线!"
沈瑜接过锦缎仔细检查,心头一沉——这确实是沈家的工艺,但丝线确实有问题。可沈家从未做过这种以次充好的事!
"王公子,此事必有误会。"她镇定道,"沈家的出货记录上从未有过这种掺假的工艺。"
"白纸黑字的订单在此!"王裕得意地取出一张纸,"上面可是盖着沈家的印章!"
沈瑜接过订单,只看一眼就确定是伪造的——印章虽然相似,但边缘处少了一个沈家特有的暗记。可普通人是看不出这细微差别的。
"这订单是假的。"她斩钉截铁地说。
"沈小姐这是要赖账?"王裕冷笑,"那不如请各位同行评评理!"
围观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不少人看向沈瑜的眼神已经带上了怀疑。沈瑜知道,今日若不能自证清白,沈家百年声誉将毁于一旦。
"王公子想要怎样?"她强压怒火问道。
王裕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芒:"很简单。要么沈家按订单十倍赔偿,要么..."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要么沈小姐答应在下的提亲。如此一来,王沈两家成了一家,这点小事自然好说。"
沈瑜气得浑身发抖。原来这才是王裕的真正目的!
"休想!"她咬牙道,"沈家就是倾家荡产,也不会与你王家结亲!"
"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王裕提高声音,"诸位都看到了,沈家以次充好,还拒不认账!从今往后,谁还敢与沈家做生意?"
人群中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不少商人已经开始摇头。沈瑜孤立无援地站在中央,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无力。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
"谁说沈家无人作证?"
人群自动分开,萧瑾一身墨蓝色长袍,手持象牙骨扇,风度翩翩地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几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大有来头的人物。
"萧...萧公子?"王裕脸色微变。
萧瑾看都没看王裕一眼,径直走到沈瑜身边:"抱歉,来晚了。"
沈瑜惊讶地看着他:"你不是说要离开几日?"
"事情办完就赶回来了。"萧瑾轻声道,眼中满是安抚。然后他转向人群,声音陡然提高:"诸位,容我介绍一下。这几位是京城锦绣商会的会长和理事,他们可以证明,沈家从未有过以次充好的行为。"
几位商会大佬纷纷点头,其中一位白须老者上前一步:"沈家是江南丝绸行的翘楚,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商会的重要合作伙伴。若说沈家会做这种事,老夫第
第六章:情丝难断风波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