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董家因为说媒被拒绝,一直对萧迎怀恨在心,对种土豆什么的也丝毫不积极。
还是为了不落人口实,才随大流买了一些土豆去种,也压根没怎么打理,此时可谓后悔莫及。
反而陈婆婆方铁山这些人因为受过萧迎照顾,心怀感激,所以当初咬牙各买了一亩荒地,此时都赚了五六十两,乐得眉开眼笑。
绝大多数村民都兴奋又激动,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恍若在梦中。
这一刻,对萧迎的感激与钦佩也达到了顶峰,萧娘子是真的在带他们赚钱啊!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那些刚安置过来的灾民无不羡慕嫉妒,没想到种田也能赚这么多钱。
他们也要种土豆!
即便来年卖不到三十文一斤,十文总能有。
产量这么高,再怎么都比种别的划算。
……
在陈家村风风火火读书赚钱时,陈星河也按照计划献上了拼音、简数与符号。
他是直接献给山长的。
在青云书院读了一段时间后,他才知道当初找他买水果与土豆的那位柳老爷子竟然就是书院山长。
他当初的确怀疑过对方的身份,但以为只是书院夫子。
因此知晓对方真实身份时,着实吃了一惊。
原来柳云哲来头极大,年轻时竟是翰林学士,在上京也十分有名的一代大儒,且任职过国子监。
八年前因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便在云安县开了这家青云书院。
书院一开张,慕名而来的人就数不胜数。
柳云哲也确实很厉害,八年里教导出二十多位秀才,六名举人,还有两名进士。
对于偏远县城一间没有根基的书院,这成就已经十分瞩目。
譬如红叶镇的书院,八年时间别说进士,就是举人都只有一位,还成了学院炫耀的资本。
因此陈星河一献上此物,柳云哲就被吸引了。
听完陈星河的讲述,更是双眼放光,直呼妙极。
“有了这拼音,孩童启蒙难度可就大
第285章 陈星河献宝拼音,他要让更多人读得起书、识得了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