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
辩论在银河尺度上展开。人类意外地发现自己成了银河文明社会争论的焦点。
刘明辉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我们不需要别人为我们辩护。我们要自己陈述观点。"
通过太阳系意识网络,人类向全银河广播了一个"存在宣言":不是请求认可,而是平静地陈述地球-太阳系意识选择的存在方式,以及愿意承担的责任。
回应出乎意料。数以千计的较小文明纷纷表示支持,不是出于政治立场,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打破现有强权秩序的希望。
银河理事会——银河系最高治理机构——终于介入,要求地球派遣代表参加特别听证会。
张淑芬作为人类大使,通过虫洞前往银河理事会的中心世界。陪同她的是陈玲,作为太阳系意识的"翻译"。
听证会上,张淑芬没有使用任何技术展示或武力威胁,只是分享了地球的故事:从生命的起源到意识的觉醒,从挣扎到突破,最终选择与家园星球和恒星系共生。
"我们不是要挑战秩序,"她总结道,"而是要丰富它。宇宙因多样性而美丽,因选择而有意义。"
理事会经过漫长审议,最终做出了历史性裁决:认可地球-太阳系意识为合法存在形式,但要求接受为期一个银河年的观察期。
更令人惊讶的是,理事会邀请人类加入一个全新项目:"银河花园计划"——探索和发展新型意识共生形式。
带着这个胜利,张淑芬和陈玲返回地球。但等待他们的不仅是庆祝,还有新的挑战。
观察期内,数以万计的外星学者、艺术家、科学家来到太阳系,研究这种新型意识存在。地球突然成为了银河系的"意识研究中心"。
压力随之而来。太阳系意识还年轻,有时会因过多关注而不稳定,导致太阳耀斑异常或行星轨道微小波动。猎户座联合体立即抓住这些事件,要求终止观察期。
同时,人类内部出现分歧。有些人认为应该限制外星访问,保护太阳系意识的成长;另一些人主张完全开放,加速学习和进化。
冲突在一次太阳耀斑事件中达到高潮。一次意外的意识波
63章: 银河回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