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9章 :这是,捅破天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广场中央,一夜之间竟竖起了数十根高高的木杆。

    木杆的顶端,迎着初升的朝阳,悬挂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

    那些人头上的表情,有的惊恐,有的愤怒,有的茫然,无一例外都已失去了生命的光泽。

    晨风吹过,吹动着他们干结的头发,远远望去,仿佛是节庆过后未及摘下的灯笼,内里的烛火早已熄灭,只剩下冰冷的轮廓,在风中无意识地摆动。

    百姓们惊恐地捂住了嘴,一些胆小地已经开始干呕。

    而那些官员们则一个个脸色煞白,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们惊恐地辨认着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

    “那是……户部左侍郎,张大人?”

    “天呐,那是司礼监的红人,王公公!”

    “还有仓场总督……李大人!他昨天还和我一起喝过茶!”

    一个个平日里高高在上权势熏天的大人物,此刻都化作了木杆顶端那颗冰冷的头颅。

    而在所有木杆的最中央,最高的那一根上悬挂着的,赫然是成国公朱纯臣那张死不瞑目的脸!

    他的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张,仿佛还在向这个世界,做着最后的咆哮。

    这……这是捅破天了!

    就在全城陷入巨大的恐慌与无尽的猜测之中时,一队宫中内监在锦衣卫的护卫下走上了临时搭建的高台。

    为首的大太监展开一卷明黄的圣旨,用他那尖细却洪亮的声音,当众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勋贵朱纯臣、内官王体乾等,身为国之栋梁,食朝廷俸禄,不思报效君恩,反交通外官,结党营私,侵吞漕粮,动摇国本……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朕心甚痛,为正国法,为儆效尤,特赐尔等一体正法!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天地间一片死寂。

    随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更深邃的寒意,直接在每一个官员的脑海中轰然炸开!

    时间!

    时间对不上了!

    从昨夜城中暗流涌动,到此刻人头落地、罪证昭彰,一切天衣无缝。

    这圣旨辞藻典雅,罪名确凿,罗织之严密,逻辑之清晰,绝非一夜之间仓促可成。

    那么,早在锦衣卫的绣春刀出鞘之前,早在成国公府的大门被敲响之前,甚至可能早在数日、数十日之前,这份宣判所有人死刑的圣旨,就已经静静地躺在了南京紫禁城的御案之上!

    人群中,那位官居七品的礼部主事,双腿早已失去了知觉。

    就在昨日,他还与同僚在温暖的官署里引经据典,腹诽新君过于暴虐,担忧如此行事恐非社稷之福。

    此刻,他看着风中朱纯臣那颗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心中涌起的不再是寒意,而是荒谬而绝望的自嘲。

    自己算什么东西?也配?

    他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瞥向身边的同僚们。

    那些平日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僚,那些自诩为圣人门徒以匡正君王为己任的清流,此刻无一例外全都脸色煞白如纸。

    没有人震惊,因为震惊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感受。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同时劈中了在场所有官员的脑海:

    自古至今,哪一位皇帝能做到如此地步?

    秦始皇雄才大略,却不能察赵高、李斯之奸,以至二世而亡。汉武帝乾纲独断,亦有巫蛊之祸,被奸佞蒙蔽,逼死亲子。便是本朝太祖高皇帝,如此杀伐果决,也需胡惟庸、蓝玉之案发酵多年才得以动手。

    他们都需要眼,需要耳,需要臣子来为他们探查、禀报。

    他们会错判,会被蒙蔽,会有失误。

    但这位……这位远在南京的陛下……

    他不需要!

    他仿佛已将自己的意志化作了笼罩天下的天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