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参谋长笑着合上小本子:“江晨同志不光给129师送武器,还帮他们搞生产、扩队伍。”
    “就说李云龙的新一团、丁伟的新二团、孔捷的独立团,这几个团以前的样子,您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总指挥回忆道:“去年冬天我去129师视察,李云龙的新一团。”
    “战士们穿的棉衣都打了补丁,有的还露着棉絮。”
    “手里的步枪有一半是缴获的老套筒,子弹每人平均不到五发。”
    “丁伟的新二团更惨,连重机枪都没有,只有两挺轻机枪,还是坏了修、修了坏的那种。”
    “孔捷的独立团更不用说,刚在万家镇吃了亏,士气低落,武器弹药缺得厉害,战士们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确实,李云龙,丁伟,孔捷在接手新团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一穷二白。
    打鬼子?
    靠的智慧和谋略。
    然后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可不是嘛。”参谋长接过话茬:“但现在不一样了。”
    “江晨同志给他们支援了一大批武器,李云龙的新一团,现在每个连都有三挺轻机枪。”
    “营里有重机枪,还配了两门迫击炮,战士们每人至少二十发子弹,棉衣都是新做的,里面塞的是上等的棉花。”
    “丁伟的新二团,江晨同志给了他们四门107火箭炮,还有十挺重机枪,现在都能跟日军的联队正面硬刚了。”
    “孔捷的独立团,不仅补齐了武器,江晨同志还帮他们建了个小型粮站,囤了足够吃半年的粮食。”
    “战士们个个精神饱满,再也不是以前那种蔫蔫的样子了。”
    “现在,他们全都是精神抖擞……打起鬼子来,比谁都猛!”
    “哈哈哈!”
    现场的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还有更绝的。”参谋长补充道:“江晨同志还教他们搞副业。”
    “哦?”
    总指挥露出精芒:“江晨还会这个?”
    “他们在驻地附近开了几个小作坊,做些农具、生活用品,跟老百姓换粮食、布匹。”
    “现在129师的几个主力团,不仅不缺武器弹药,战士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顿顿有肉,逢年过节还能发点糖果。”
    “相比之下,以前那些缺枪少弹、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总指挥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桌子:“这个江晨,还真是个天才!”
    “不仅能造武器,还能带着部队搞生产,把整个八路军都带富起来了。”
    “这样的人才,可得好好培养。”
    “下次有机会,我要亲自见见他,跟他聊聊怎么把咱们的兵工厂办得更大,让更多的部队用上好武器,让更多的战士过上好日子。”
    “没错。”
    “依我看,等江晨打下太原后,我们才能真正摸清这个年轻人的底了。”
    “这小子究竟还有多少才能?”
    总指挥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期待的笑容:“好!那就等他们的好消息!”
    “要是真能拿下太原,到时候我亲自去他的兵工厂看看,也跟这个江晨好好聊聊。”
    “能在敌后搞出这么大动静,这个年轻人,值得我亲自去会一会!”
    指挥室里的气氛彻底热烈起来,之前对江晨的担忧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位“神秘将领”的满心好奇与期待。
    所有人都在盼着太原战役的打响,盼着能亲眼见识到江晨和他那支“神兵”的真正实力,更盼着能解开心中的疑惑。
    这个江晨,到底还藏着多少惊喜?
    然而,这时,参谋长继续说道:“首长,对了,忘记跟你汇报了!”
    “八路总部现在搬迁到江晨的根据地了!”
    “这是为什么?”
    参谋长汇报道:“据说是江晨的根据地太富裕了……”
    总指挥:???
    现场的众人:???
    ……
    哪位大佬打赏一波呗,点点催更,点点关注,帮忙做一波数据,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