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陈老师的出世入世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多点收入,就能给社会多做点贡献,给俩儿子多减轻点负担。”陈立成说。

    这时已经走到一片玉米地前。陈立成在地头喊了两三声,不一会儿,一个全身黝黑干瘦的老头满头大汗地从玉米地里钻出来,腋窝下还夹着一大把青草。

    虽然时间已过去20年了,但恩师的样子还是认得的,王旭忙接过老师手中的青草:“老师,您要保重身体啊!这么大热天还要下地劳动,中暑了咋办?”

    陈志坚上下仔细打量了王旭一番:“王旭呀,你变化也不大。当年我就说,凭你的学习成绩和优良品质,今后一定有出息!看来我没猜错!”

    王旭让陈老师上车,他却不肯,提议边走边聊。“人做什么事都需要一种坚持,一种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不能一时遇到点困难,就耐不住性子,甚至放弃自己的目标。”

    陈老师接着说:“不怕学生笑话,我儿子陈志民曾经是龙虎乡中学的公办教师,前几年,嫌乡里拖欠工资,就带头到乡里去闹,到县委上访。后来耐不住性子,就辞职去了南方民办中学当老师。这两年,乡中学的困难日子过去了,又想回来,可是天下哪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道理,这不,现在还在外面漂着。所以说,人不能不知足,这山望着那山高。人的欲望越多,就越痛苦。”

    陈志坚见到自己的优秀学生,打开了话匣子,有说不完的话。

    这边刘晓和周浩心里着急,便接过话题,把陈志坚请到一边,开始自己的工作。

    这时王旭才得空,环顾了一下四周。院子不大,但很整洁,正房四间,红砖基础,土坯墙,尖顶挂瓦。院子东边是厨房和角门,靠西墙是茅房和低矮的鸡窝,几只芦花鸡在悠闲地啄着食,旁边枣树上拴着两只山羊,正眯着眼吃草。屋里青砖漫地,迎冲门北墙上是高山流水的堂画,配一幅林则徐的对联: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一张黑红油漆的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八仙桌后方靠墙是长

第二十九章 陈老师的出世入世观-->>(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