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需求文档终于改完,我发给总监,却被秒回 “数据还是不全,再补竞品分析,下午 3 点前交”。我只能放弃午休,趴在工位上查竞品数据,胃饿得咕咕叫,却没顾上吃午饭,只能从抽屉里拿出袋饼干,咬了两口又继续干活 —— 怕耽误了时间,被总监批评。
下午 3 点,我把补完竞品分析的文档发给总监,他回复 “勉强能用,下次注意”,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却发现用户反馈还没整理,赶紧打开表格,一条一条分类标注,眼睛盯着屏幕,颈椎越来越僵硬,只能用手揉一揉,继续干活。
晚上 7 点,同事们都下班了,公司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用户反馈才整理了一半。这时总监发来消息:“明天早上要给客户看反馈报告,今晚必须弄完,我在公司等你”,我回复 “好的总监,我尽快”,心里却在苦笑 —— 又要加班到深夜,妈妈的生日红包还没发,房租也没交,只能在心里说 “再坚持一下,转正就好了”。
晚上 11 点,我终于把反馈报告发给总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却听见总监和王哥在会议室议论:“林宇这新人,做事总差点意思,需求文档改了三版才勉强能用,要是再不行,就考虑换个人”“是啊,反应太慢,用户反馈整理得也粗糙,我还得重新改一遍”。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攥着背包带,指节发白 —— 我今天忙了 14 小时,买早餐、订会议室、改文档、整理反馈,却被说 “差点意思”“反应慢”。
这时妈妈发来视频,我赶紧擦干眼泪,挤出笑:“妈,我今天准时下班,公司还给我发了生日福利,你看”,说着拿起桌上的速溶咖啡,假装是福利,妈妈笑着说 “那就好,别太累,记得吃生日蛋糕”,挂了视频,我再也忍不住,蹲在公司走廊哭了起来 —— 我怕妈妈担心,也怕自己真的被淘汰。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 “职场生存口诀” 放在枕头边,旁边摆着明天要背的行业术语手册。月光透过合租屋的窗户照进来,照亮了桌上的马克杯,杯底的咖啡渣泛着温柔的光。我突然明白,自己握的不只是键盘,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家庭的责任;敲的不只是文档,是对成长的执着,是对转正的期待 —— 哪怕颈椎再疼、再被误解,只要能站稳职场,让妈妈放心,一切都值得。
三、键盘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咖啡味。我摸向颈椎,没有僵硬的刺痛,只有便利店柜台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公司的工作群消息:“林宇同志的需求文档被客户表扬,逻辑清晰、数据详实!经考核,林宇正式转正,薪资上涨 20%,还被评为‘月度优秀新员工’,奖励 2000 元!”
跑到公司格子间,看见林宇穿着那件黑色西装,胸前别着 “优秀新员工” 的徽章,正在给其他新员工分享改文档的经验。他的妈妈也来了,手里拿着刚炖的鸡汤:“宇宇,妈就知道你能行,快喝点鸡汤补补身体”;爸爸也来了,手里拿着新的键盘:“你原来的键盘旧了,给你买了个新的,打字更舒服”;总监走过来,手里拿着转正通知书:“林宇,好好干,以后有更多项目交给你”;王哥和李姐也来了,王哥手里拿着早餐券:“林宇,之前辛苦你带早餐,这张券你拿着,以后我请你”,李姐手里拿着行业书籍:“这书对你有帮助,以后有问题随时问我”。
其他新员工围过来,有人说 “林宇,你改文档的技巧太有用了,能不能再教教我?” 还有人说 “你真是我们的榜样,以后要向你学习”。林宇笑着说 “谢谢大家,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只要坚持下去,大家都能转正”。
他的指尖不再沾着键盘灰,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 —— 那件浅灰色衬衫被他叠好放在工位抽屉里,旁边摆着 “新员工培训优秀学员” 徽章;颈椎按摩仪也换成了新的,他说 “现在不用总熬夜加班,颈椎好多了”;马克杯里泡的不再是速溶咖啡,而是妈妈寄来的茶叶,他说 “妈妈说喝咖啡对胃不好,让我多喝茶”。
“老板,买瓶矿泉水!” 林宇看见我,笑着挥挥手。风卷着便利店的塑料袋,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公司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林宇键盘里的秘密 —— 那些冷掉的饼干、熬红的眼睛、没拆封的西装,不是 “狼狈的证明”,是他把对工作的认真,融进了每一次改文档里,把对家庭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坚持中。就像那杯泡着速溶咖啡的马克杯,看似普通,却藏着他对成长的渴望;就像 “职场生存口诀”,看似琐碎,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明天我还要来便利店上班,林宇昨天说 “想组织新员工交流会,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让更多新人少走弯路”。顺便问问他,妈妈的生日红包有没有补上,房租有没有交,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转正的新员工,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