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城穿越之拆迁后的烟火守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桌上,摆着三份 “生存难题”:父亲的 “商业计划书”,红色印章写着 “逾期不签,冻结部分资产”;樟木巷 “改造的反对书”,20 多位老邻居签了名,希望保留部分老摊位,让大家还有个谋生的地方;还有张邻居的 “需求清单”,上面写着 “王叔要申请创业补贴,需要帮忙准备材料”“张爷爷的安置房没电梯,需要装扶手”。

    墙上挂着樟木巷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巷子里满是烟火气:王叔的炒粉摊前排着队,李婶在缝纫机前缝补衣服,爷爷坐在修鞋机前帮邻居修鞋,小时候的我拿着棒棒糖,在巷子里跑。爷爷生前说过:“晓宇,以后不管有钱没钱,都不能忘了樟木巷的人,当年咱们家穷,是邻居们帮衬过来的,做人不能忘本”。我的银行卡里,拆迁补偿款有 8 位数,却连帮邻居保住摊位都要跟父亲吵架,这种无力感像块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

    早上 8 点,我带着工具箱赶到临时安置区。李婶的缝纫机摆在露天摊位上,零件散落一地,她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急得直哭:“晓宇,这机子坏了,我孙子的学费可怎么办啊?我就靠缝补衣服赚点钱,这要是修不好……” 我蹲下来,拿出爷爷留下的修鞋刀 —— 临时当螺丝刀用,一点点拆开机头。小时候总看爷爷修鞋,他教我 “修东西要用心,不能急”,现在竟派上了用场。我把损坏的零件拆下来,从工具箱里找了个备用零件换上,试了试,缝纫机终于转动起来。李婶的眼泪还没擦干,就笑着说:“晓宇,你跟你爷爷一样,手巧!”

    刚修好缝纫机,王叔就跑过来,满头大汗:“晓宇,不好了!煤气站不给送气,说临时摊位不安全,不肯给我批,这可怎么办啊?我今天还等着卖粉赚钱呢!” 我心里一紧,立刻开车去煤气站。负责人一开始态度坚决:“临时摊位不符合安全标准,我们不能给送气,出了事谁负责?” 我跟他磨了半小时,还垫付了 5000 元 “安全保证金”:“这钱我先交着,要是出了问题,我全权负责,您就给王叔送气吧,他真的不容易”。负责人终于松口,答应下午就送气。回到临时安置区,王叔的炒粉摊已经围了些老顾客,他笑着说:“晓宇,你比你爸懂我们,你爸只想着赚钱,你却想着我们这些老邻居”。

    中午陪张爷爷吃饭,他的安置房在 6 楼,没电梯,我扶着他慢慢爬上来。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小桌子,桌上摆着咸菜和白粥,连个肉菜都没有。张爷爷无儿无女,全靠低保生活,我心里发酸,偷偷把 2000 元塞到碗底:“张爷爷,这是社区给的补贴,您买点肉吃,别总吃咸菜,对身体不好”。他摸着我的头:“晓宇,你爷爷要是还在,肯定高兴你没忘本。以前你爷爷总跟我说,你是个好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我别过脸,怕眼泪掉下来,爷爷走的时候,特意嘱咐我 “要照顾好张爷爷,他这辈子不容易”。

    下午召开家族会议,父亲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樟木巷的地块能赚几个亿,你却把钱花在那些‘穷邻居’身上,你是不是傻?我们林家现在是有钱人,跟那些人划清界限还来不及,你倒好,天天跟他们混在一起!” 堂哥也帮腔:“晓宇,我们是富二代,不是慈善家,那些人跟你非亲非故,值得你这么帮?你看看你,穿的衣服沾着油污,跟个农民工似的,丢不丢人!”

    我从包里拿出樟木巷的老照片,放在桌上:“爸,这是您小时候跟张爷爷学骑车的照片,那时候咱家穷,张爷爷把他的自行车借给您学;这是王叔给咱们家送炒粉的照片,那年冬天您发烧,王叔冒着大雪给您送粉,还不要钱 —— 当年咱们家穷,是邻居们帮衬过来的,现在拆了巷,不能把人情也拆了!” 父亲气得摔了杯子,碎片溅到我的手背上,他却不管:“你要是再护着他们,就别想继承家业!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我攥着爷爷的修鞋刀,指尖发白:“家业我可以不要,但邻居我不能不管,爷爷要是知道您这么做,肯定会失望的”。

    傍晚帮小雅搬画具,她要去参加画画比赛,却买不起新画笔,只能用旧的。我开车带她去文具店,选了套最贵的画具,还有个精致的画夹,她却不肯要:“晓宇哥,我知道你有钱,但我不能白要,我以

江城穿越之拆迁后的烟火守护-->>(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