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城穿越之红绿灯下的守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您别慌,救护车马上就到”。周围的路人围过来帮忙,有人递水,有人撑伞,看着大家齐心协力的样子,我心里暖烘烘的。老人醒来后,拉着我的手说 “谢谢你,小伙子,要不是你,我这条老命就没了”,我笑着说 “应该的,您好好休息”。看着救护车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儿子 —— 要是他突发状况,我却在执勤,该怎么办?这种无力感像块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

    晚上值夜班时,天已经黑透了。辆轿车嫌我指挥 “太严”,故意开着远光灯晃我,强光刺得眼睛生疼。我没有生气,只是上前敲了敲车窗,轻声说:“师傅,远光灯会影响对向车辆的视线,容易出事故,麻烦您关一下,谢谢您配合”。司机愣了愣,还是关了远光灯,低声说了句 “对不起”。凌晨 1 点,我终于疏导完最后一辆货车,坐在岗亭里揉着发酸的肩膀,手臂连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手机突然弹出儿子的视频,他已经退烧了,举着张画:“爸爸,我画的你,你看,你举着指挥棒,像个英雄!等你回来给你看”。画里的我穿着荧光绿反光背心,周围满是彩色的汽车,天空还画了个大大的爱心。我看着画,眼泪终于掉下来 —— 原来我的坚持,儿子都看在眼里,他没有怪我没时间陪他,还把我当成英雄。

    收拾执勤装备时,听见路边有人议论:“交警就是没事找事,整天拦车开罚单,赚黑心钱”。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摸了摸口袋里小学生送的画,突然想起白天帮迷路老人找家时,老人家属塞给我的水果;想起货车司机道谢时的笑容;想起儿子说 “爸爸是英雄”—— 原来我的坚持,真的有人看见,有人记在心里。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儿子的画贴在岗亭的墙上,和他的照片放在一起。路口的红绿灯还在闪烁,像黑夜里的星星,照亮每辆回家的车。我突然明白,自己握的不只是指挥棒,是路口的平安,是每个家庭的团圆,是让每个出行的人都能平安抵达的承诺 —— 哪怕肩膀再疼、家人再牵挂,只要还有人需要这道荧光绿,就不能停下脚步。

    三、荧光绿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雨水味。我摸向肩膀,没有肩周炎的刺痛,只有传单边缘割出的细小伤口。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社区群里的消息:“赵警官火了!有人拍了他暴雨天拦车救险、帮老人过马路的视频,大家都在为他点赞!队里还给他批了假,让他陪儿子去医院,车展的执勤也安排了别人!”

    跑到中山路口,看见***正抱着儿子,他的儿子手里举着那张画,笑得很开心。妻子站在旁边,手里提着个保温桶:“给你熬了排骨汤,补补身体”。路口的行人纷纷和他打招呼,有上次被他帮助的货车司机,有送他画的小学生,还有那位晕倒的老人 —— 他特意来送水果,说 “谢谢你救了我”。队里的领导也来了,手里拿着个荣誉证书:“卫国,这是‘优秀交警’证书,你实至名归!”

    “小伙子,发传单呢?” ***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的荧光绿反光背心还是那么鲜亮,袖口的毛边被缝补好了,白手套上的补丁也换了新的。“我儿子的病好了,” 他指着怀里的孩子,“队里给我批了假,周末带他去游乐园,兑现之前的承诺”。

    风卷着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路口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指挥棒里的秘密 —— 那些手势不只是交通指令,是他把对路人的牵挂,融进了每一次挥棒里,把对家庭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坚守里。就像那道荧光绿,看似普通,却能在暴雨天给人安全感;就像那双带茧的手,看似粗糙,却能温柔地守护每个出行的人。

    明天我还要来给赵警官送些新的传单,他昨天说 “想给路口装个便民箱,放点雨伞和急救用品”。顺便问问他,周末带儿子去游乐园,有没有玩到儿子最爱的旋转木马,我也想听听,那个把爸爸当成英雄的孩子,笑声到底有多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