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焉能有兄终弟及之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处理国事。

    比如,把李煜封做违命侯。

    之所以如此,自然而然是因为李煜面对他时不老实。

    表面顺从,暗地里招兵买马,积蓄力量要和大宋做上一场。

    封其皇后小周后为郑国夫人……

    至于李煜的住所,这点儿倒不必多费心思。

    因为早在之前,赵匡胤便已经在汴梁这边建起了宅院,专门为亡国之君们准备。

    还给起了个名字,叫做礼贤宅,做工考究,装修精美。

    只是,想要住在其中,花费的价钱可不小。

    需要付出的不是金钱,而是江山!

    一处宅邸换取一片江山,哪怕放在后世,赵匡胤这房地产生意做的格外成功。

    这些事情纷繁复杂,倒也不算难做。

    有些需要他来做,但更多的自有人为他分忧。

    真正让赵匡胤有些犯难,一直到现在都犹豫不决的,是这一次该让谁出城迎接李煜。

    以往,各国君主或者是数得上号的使者来京师时,都是由自己三弟,带着相应朝臣到城外进行迎接。

    有成例在,倒也不是需要犹豫的事儿,他这里延续旧例也就是了。

    可赵匡胤这次就是犹豫了。

    因为他在想要不要换个人选,比如,日新就挺不错。

    只是……这次让日新做了此事,那三弟那边又会作何想?

    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亲儿子,而赵匡胤又是一个注重亲情的人。

    当这些和权力,以及纷争出现在一起的时候,便是赵匡胤这个开国皇帝,也觉得有些头疼,难做。

    好一番的犹豫之后,赵匡胤最终下定了决心,这事儿还是让日新来吧。

    日新已经二十五了,可以多做一些事情了。

    和自己三弟相比,日新不论是影响,还是官职爵位都要差得远,也是该让日新适当的往上面升一升了。

    况且,在李小郎这件事情上,自己一开始时误会日新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日新很有可能不仅没有被骗,反而立下了不世奇功。

    单从这方面论,也需要给日新一些相应的奖励才对。

    况且李小郎言说自己大宋传承三百一十九年,彻底结束了乱世。

    古代乱世的一些事儿,已经不会再出现。

    日新也已二十五,不是五岁幼童,焉能还有兄终弟及之事?

    至于自己家三弟……三弟一向明事理,如自己一样也很重亲情,想来是能够理解的。

    ……

    清辉阁。

    赵

第22章 焉能有兄终弟及之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