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着自己收集到的信物背后的故事,有雪地里的冒险,有冬日里的温暖邂逅,每一个故事都带着大寒的凛冽与希望。
沈砚从阁楼找出一本沈曼青的画册,画册里画满了她眼中的青峰山四季,最后一页是一幅大寒雪景图,图中故事馆的烟囱冒着烟,像一幅温暖的冬日画卷。沈砚把画册放进故事箱,与陆明远的日记放在一起,仿佛让两位故人在时光的宝盒里重逢。“姑姑的画里,藏着她对这片土地的爱,”沈砚轻轻合上箱盖,“这些画和陆导的日记,都是我们最珍贵的故事。”
秦老带着老人们在故事馆里举行“封箱仪式”。他们用红绸把故事箱包裹起来,红绸上绣着兰草的图案,寓意着生机与希望。老人们在箱前摆放了用兰草籽和糯米做的糕点,还有用雪水冲泡的兰草茶,以此来祭祀时光,感恩过去一年的故事。“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秦老点燃一炷香,香烟袅袅上升,“封箱是为了留住故事的根,等春天再让它们发芽。”
罗森骑着三轮车赶来,带来了“故事邮局”的最后一批信件。这些信件来自世界各地,有读者对青峰山故事的回应,也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分享。罗森把信件整齐地放进故事箱,信件上的邮戳和邮票像时光的印记,见证着故事的传递。“这些信是故事的延续,”罗森笑着说,“它们会在箱子里沉睡,等春天醒来,继续讲述新的篇章。”
傍晚,南疆考古老人带着队学生来给故事箱做“密封性检测”。仪器显示,故事箱的密封性极佳,能很好
第五十二章 大寒的故事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