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花影里的重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画了只衔着花籽的鸽子,翅膀一半是青峰山的绿,一半是撒哈拉的黄。“姑姑的笔记里说,‘留白是给后来人的’,”沈砚指着那只鸽子,“你看,这就是最好的续写。”

    秦老带着老人们在坡上摆“花宴”。石桌上铺着兰草编的席子,摆着用花瓣做的点心、花汁酿的酒,最中间是个竹篮,里面装着从晋代帛书出土地带回来的沙土。“老规矩,新友见面,得让土地认亲,”秦老把青峰山的土与沙漠沙土混在一起,“你看,土都能融,故事更能融。”

    罗森的“故事邮局”成了花籽交换站。女孩把北非花籽倒进透明的玻璃瓶,游客们纷纷掏出自己带来的种子:有云南的山茶籽,有日本的樱花籽,有巴西的咖啡豆,最后瓶子里装了小半瓶“世界的种子”。罗森在瓶身贴了张标签:“2024年芒种,花影下的约定。”

    傍晚,南疆考古老人带着队学生来拍“花影重合”。当夕阳与老槐树的夹角成32.5度时,共生芽的花影正好落在晋代帛书残片的拓本上,花瓣的边缘与拓本上的“兰”字笔画完全重合。“这是陆导算过的角度,”老人指着笔记里的计算公式,“他说‘总有一天,新花影会接住老花影’。”

    意大利纪录片导演的团队特意赶来,拍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女孩与小宇并肩站在花影里,一个捧着北非花籽,一个举着青峰山的花茎,背景里,沈砚展开《花信图》,秦老撒下混合的沙土,罗森给“世界的种子”瓶盖盖章。

    “这

第四十章 花影里的重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