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秦老带着孩子们在兰草坡用兰草叶拼星图。孩子们把新鲜的草叶铺在湿漉漉的地上,秦老用树枝在中间画了个“斗”字:“谢安当年在东山观星,说北斗像支倒悬的笔,能在天上写故事。”雨停时,阳光穿过云层,草叶上的水珠折射出虹光,把“斗”字映成了七彩的星。
罗森的“故事邮局”收到个沉甸甸的包裹,来自智利的天文台。里面是卷星空摄影胶片,拍的是南半球的银河,附言说“在青峰山的兰草叶脉里,找到了北半球没有的星轨”。胶片被挂在老槐树上,风一吹,星轨的光影在坡上流动,与草叶的影子缠成一片。
“他们说要和我们办‘跨半球星图展’,”罗森指着胶片上的某片星云,“你看这团云气的形状,像不像‘故事草’标本的轮廓?”果然,那团淡红色的星云,竟与玻璃罩里的标本轮廓分毫不差,连叶片上“兵”与“和”的紫斑位置都一一对应。
傍晚,南疆考古老人带着队学生来给共生芽测生长数据。光谱仪显示,叶脉里的紫斑在夜间会发出微弱的荧光,组成的图案与晋代帛书残片上的星象图完全吻合。“古人观星记故事,我们看叶读星图,”老人关掉仪器,让荧光在暮色里清晰起来,
第三十八章 叶脉里的星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