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李茂森打嘴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多赞美。

    去看了之后,王乃文表示大失所望,认为《一个都不能少》根本不算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准确来说,是一部童话故事改编的电影。

    他的论点是,《一个都不能少》剧情严重脱离现实。

    第一,刘敏涛带着孩子们去砖厂搬砖,根据实际情况,砖厂厂长不可能给他们钱,学生家长们也不会允许孩子们去工地搬砖。

    第二,刘敏涛一个13岁女孩子跑到城里找人,晚上睡在大街上,不可能安然无事,她这样早被人贩子拐走了。

    王乃文声称这段剧情经不起推敲。

    第三点,刘敏涛用那种方式不可能找到电视台台长,台长也不可能搭理她一个小孩子,还让她上节目找学生。

    这种剧情严重脱离实际,充满童话故事的色彩。

    第四点,泉城街道上不会有那么多商店,也不会有那些个体户,更不会有那些童工。

    这些镜头属于摆拍,不真实。

    还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

    王乃文共列出八条。

    最后做出总结,《一个都不能少》矫情,煽情,肤浅,假大空,为地方政府歌功颂绩,给狗屎一样的现实穿上色彩斑斓的外衣,这根本不能算是一部好电影。

    李茂森看完之后哈哈大笑,找来钢笔写了一篇文章回应王乃文。

    文章名字叫‘王乃文老师,我来教你怎么看电影’。

    首先一点,这部电影被定义为教育片,受众群体主要是学生、老师、家长,在观看时要代入这些群体,或者代入自己过去的身份,才能看懂电影的内涵。

    他要是不愿意代入,抱着吹毛求疵的目的去看电影,世界上没有一部电影能入他的眼。

    第二点,看电影要看镜头设计、隐喻、内涵、色彩光线、演员表演等,把电影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和剖析,来理解创作者的意图,而不是瞎子摸象,各执一词。

    第三点,艺术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所以电影里的剧情不可能完全与现实相同。

    王乃文说13岁女孩晚上睡在大街上不可能会安然无恙。

    难道所有13岁女孩晚上睡在大街上都会丢,只要有一次没丢,就说明这种事是存在的,况且国内近几年严管,治安状况不错,这种事应该非常普遍。

    是王乃文把现实想得太过黑暗,把所有人都想得很坏,就像是心里有翔的苏东坡。

    李茂森劝他平时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电影。

    还有第四第五到第八。

    他也凑够八条来反驳王乃文。

    写完之后他打电话给《燕京早报》主编投稿。

    他现在是大名人,主编听说他要写文章反驳著名影评人王乃文,表示马上派人过来收稿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