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鞭长莫及,而薛延陀部能打能撤,便是失利也能回到漠北,不至于像并州之战一般,有全军尽覆的风险。
唐军无法捕捉到薛延陀部主力,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把兵力往西分布,如此一来,他们各部之间就有了极大的空隙。
只是,程、李、阿史那三将都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他们麾下将士多有战马,纵使薛延陀部搞什么诱敌深入,真的想要趁他们分兵,伏击其中一部,其他大军也能在极短时间内支援。
有援兵可恃,那就不算是“孤军”深入。
只是,他们此时还没有想到,哈莫到底有多么大胆。
……
李承乾以为的舒坦日子,却并没有到来。
立下大功便是大功,特别他还是当朝太子,众臣对他的态度早已经发生改变,他想要脱离太子的身份,竟是根本无法着手。
不但如此,就连李世民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温和了许多,而且近些日子,召他御前奏对,除了商议北方兵事,竟多有怀念长孙皇后在时的事情。
李承乾也变得恍惚了起来。
或许,便是强如李世民这等六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也会有变老的一天,人老了,心便会软下来。
而且,现在他身兼太子,可辅助皇帝监国,也有很多便宜之处。
比如说,现在他凭着“太子教令”,便可以调动长安守军,还有部分郡城的差役,帮自己盯人!
长孙无忌亲自处置王氏,但是正如李承乾所料,面对这等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动手。
长孙远忌性格谨慎,非雷霆之势不会轻易发动。
李承乾担心的就是这个,这也给了王氏可乘之机。
别人不知道,但他完全能确定,李泰为害自己兵败,已经与薛延陀部勾结在一起。
这等事情,已经可说是大逆不道,可见李泰温和文雅的外表之下,也隐藏着冒奇险的胆略。
而李世民对于王氏的处置,不可能一直瞒下去,王氏知道此事等于已经被逼到绝路。
李承乾担心的就是他们可能联合在一起。
第八十八章 兵临长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