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位的,若是能再得到兵权,文臣武将皆聚于自己麾下,那就等于有了当年“秦王府”的实力,东宫还凭什么与自己斗?
只是,他还在犹豫该怎么措辞,以免自己表现得太过明显和急切。
没想到李承乾自己说出这样的提议。
依周、隋沿续至唐的领军传统,像这样大规模的动用大军,必当会用一名皇族坐镇。
而刚刚李承乾似是故意以“皇子”代替了“皇族”。
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含义差别可就大了!
若是皇族,李世民自己便不亲征,李唐依然有这么多一流的人物,他们当年自晋阳起兵之时也奋战在前线,其中多有在李世民麾下立下功勋的。
虽然,这些人除了李道宗之外,余者的表现是比不过尉迟敬德、程知节等外姓名将的,但是以他们坐镇主帅,协调各军共同作战,还是没有问题的。
就如武德朝时平定江南,也是以李孝恭为帅,名将李靖为副师进行辅助,但实际指挥作战的,还是李靖。
可是,若换成是“皇子”坐镇,而李承乾又主动推掉了主帅之位,那剩余的,唯一有资格领兵在外征战的,岂不就只剩下魏王李泰了吗?
其他的成年皇子,不论其封爵高低,都不可能代替几位嫡皇子拿到这种规模的兵权。
莫说李泰,便是李世民与诸多大臣都觉得非常惊讶。
东宫与魏王之间的矛盾,在朝堂之上已经不算什么秘密,只是无人敢于公开说出来而已。
李承乾领兵出征一回,就算是变得胸怀宽广,但是这等事情,再有胸怀也不能把兵权拱手让予自己的“对手”啊。
他难道不知道李泰得势之后,他自己会有何下场吗?
李泰再有城府这时候也已经难掩喜色,直接振了振朝服,然后排众而出。
“皇兄如此主,真是让臣弟惭愧。按理说,薛延陀部大举南下,大唐北疆防线危急,臣弟就应该跟皇兄一起领兵出征。”
“当皇兄在北疆面对强敌之时,臣弟却只能呆在长安,什么事情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