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陀部自己说出裴浩北上是为了透露军情,难道朝廷还会相信敌人的话吗?”
李泰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所有知情人,皆参与其事,不可能自己泄露这等族诛大罪,而薛延陀的话是没有人相信的,此事不会有什么隐患。
“好!本王现在就要进宫去了,既然东宫在战场上有所表现,那本王就要好好讨好父皇,赢得父皇之心。”
李世民虽然以盖世的军功威震天下,但是哪怕还是秦王之时,他就刻意招揽文士,登基之后更是文武并重,希望营造一番治世。
李泰在才学之上,还真有些天赋,跟几位名儒接触日深,自己的长进也快,时常进宫陪着李世民聊些文学馆之事,也表现一下自己在才学上的进益。
之前他就是靠着这样的方法,不断地得到李世民的夸赞。
此时他当然要好好表现自己的长处,以免真的被东宫借机盖过风头。
……
太极殿之上,李世民召集众多重臣,不过现在的气氛比起刚刚得知薛延陀部南侵时要轻松许多。
哪怕依他们战前最乐观的估计,也没有想过李承乾竟能领军短时间内大败薛延陀主力,直接挫败了他们对长安的威胁。
不,不止是长安,薛延陀刚刚经历大败,兵力与士气全都损失不小,根本无力再次组织大规模的进攻。
也就是说,远离长安的西州和安西都护府,现在都算是安全了。
而左右骁卫两支骑兵,可以完全发挥他们的机动优势,策应东西千里战线,把唐军的步军和边军完全串联起来。
现在唯一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帮助阿史那思摩再次夺回草原,只要这一步成功了,那么大唐北境的防线就算是完整了。
房玄龄在大殿之上,细数各位文臣武将的功劳,最后的重点,自然落在了太子的身上。
然而,此时几位御史站了出来,直接点明朝廷大胜之后,民间多有些夸大之语,竟然直指太子之功,已经足可担当大唐重任。
另有传言,太子已经脱离北疆
第七十七章 还是动手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