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绝旨,书法大家毕生所盼望达到的玄妙境界在此大作之中体现无遗。望之像画不似画,像字不似字,不是书法造诣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根本写不出如此高水准的书法大作来,当然不是书法造诣达到一定水平的人也是看不懂他这苦心孤诣的杰作了。刘备费了老大劲,才算看清他究竟写了什么妙计,不禁哑然失笑,道:“你呀,我手下堂堂的席军师,竟然写出如此佳妙的书法作品来,说出去怕没几个人信,哈哈!”
贾仁禄羞得无地自容,唯有嘿嘿傻笑。
刘备待那副墨宝完全干了之后,珍而重之的折好,放于锦囊之中,道:“计是妙计,可这字嘛……这锦囊我就交给孝直了。”顿了顿,又道:“我还是认为五千军马少了点,我们还有一支两万人的预备队没用上,不如……”
贾仁禄在屋中来回走了两圈,道:“这两万人是我们从益州各郡县的降兵中精挑出来的,以备不时之需,最好不要动用,万一有起紧急情况,我们也可凭此保命。明公放心,孝直智计出众,子龙骁勇过人,又有我的锦囊妙计,一定不会有事的。”他虽说是以李世民的虎牢之战为蓝本来指挥整场战役的,李世民的确是以不到五千之众破了窦建德的三十万大军。但李世民毕竟是百年才出其一的奇人,其他人自然是难以望其项背。法正加上赵云能不能顶上李世民还难说的很,既便是加上他这个臭皮匠,估计还是和李世民差了老大一截,想到此节,他心里也有些犹豫不决,打不定主意是不是要将用来应急的两万的预备队调往剑阁。是以他嘴上虽说不动用预备队,心里不免有些七上八下,这几话说出来,也就疲软无力,言不由衷。
刘备向他瞧了一眼,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头,道:“我相信你。好,预备队不动,我这就令孝直领两千藤甲兵驰援剑阁。”
贾仁禄热泪盈眶,瞧着刘备,良久不语。
转过天来,法正领着两千藤甲兵赶往剑阁,不一日,众军抵达,赵云出迎,将众军接入关内。法正问道:“张鲁的军队到了何处?”
赵云道:“离此已不足两百里,不数日便可到达。”
法正吁了口气,道:“还好赶得及时。”
赵云道:“若换在平常张鲁便是出兵百万我也不惧,可是此役关乎整个益州战局,不容有失,孝直就带了两千兵马来援,未免过于儿戏。”
法正取出那个锦囊,道:“军师已有妙计封于锦囊之内,嘱我贼到乃开。”
赵云愁眉舒展,道:“这我就放心多了。”
三日后,张鲁军赶至城下,逼关而阵。次日天甫黎明,便听得城外鼓角雷鸣,张鲁大军来攻。赵云、法正即刻登上城楼,极目望去,但见张鲁军马漫山遍野,不见尽头。
赵云遥望军阵,过了半晌,道:“张鲁果然不会统兵,将令不肃,队伍不齐,兵士有轻敌之心。如此军马便是百万又有何惧?”
法正道:“剑阁天险,冒然攻关,敌军损失必大。我料张鲁必不会出此下策,一定会前来挑战,诱我出关决战。我军宜坚守不出,待其倦怠无备,再出关痛击,以逸待劳,可操必胜。”
赵云点头道:“孝直之言甚是,军师不是有锦囊么,如今张鲁已到,可拆来看看。”
法正点了点头,取过锦囊,拆开封固,取出帛书,展开一看,长眉一轩,辩识半晌方看得明白,叫道:“军师之意竟与我暗合。”将帛书递给赵云。
赵云同贾仁禄混久了,对他那出神如化的书法已是见怪不怪,接过一看,沉吟道:“以逸待劳。好,就这么办。”下令道:“传我将令,众军各就各位,严守关隘,敢擅自出战者,斩!”
过不多时,张鲁便差杨任领军五千近抵关下辱骂挑乱。赵云昂立于城楼之上,任其辱骂,微微冷笑,只是不出。杨任骂了一个时辰,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实在是骂不下去了,颓然而返。张鲁见赵云不出,怒不可遏,欲强行攻关,又怕损失惨重,折了威风,于攻打益州不利,于是强压心头怒火,令杨昂再领五千军马前去挑战。
如此这般,轮番骂阵,从卯时一直骂到了午时将
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逸待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