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四章 镇国海防炮,大夏空军与水雷,打造三位一体打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逐舰、巡洋舰等舰只,意图通过舰炮火力摧毁夏门守军防御,为登陆作战做准备。

    37年9月3日凌晨,小鬼子的海军舰队(包括“羽风”号、“若竹”号等多艘舰艇)驶近夏门,进行武装挑衅。

    它们首先向夏门岛及鼓浪屿的大夏守军阵地、军事设施进行猛烈的舰炮轰击,试图压制大夏国守军的火力。

    面对小鬼子海军舰队的猛烈炮击,夏门要塞司令黄涛下令还击。

    位于夏门岛南端的胡里山炮台,就成为了反击的核心。

    该炮台装备有两门从日耳曼帝国克虏伯公司购买的280毫米海岸炮,这是当时大夏国威力最大的岸防炮之一,射程远、威力巨大。

    这款口径280毫米,重约87吨,有效射程达19.76公里。

    其炮管长11.2米,总长13.13米,可360度旋转,每分钟发射1-2发炮弹,弹头重约71-75千克。

    前朝政府耗资10万两白银(含运费)购入两门,1896年炮台竣工,也是夏门要塞的核心防御工事。

    在激烈的炮战中,胡里山炮台的守军操作克虏伯大炮进行了精准射击。

    根据战报和考证,炮火成功命中了一艘小鬼子的驱逐舰“若竹”号。

    当时,克虏伯大炮的炮弹击中了“若竹”号的舰身。

    小鬼子的“若竹”号遭受重创,舰体起火,冒起浓烟,战斗力严重受损。

    遭到意外重击后,小鬼子的海军舰队编队不敢再继续靠近冒险,在施放烟幕掩护下。

    拖着受伤的“若竹”号,与其他舰只一同撤离了夏门海域。

    此战也被大夏国方面视为一次显著的海防胜利。

    胡里山炮台凭借其强大的火力,成功击退了小鬼子的首次大规模海上进攻。

    此战,也证实了海防炮的价值:这次战斗是二战中,固定海岸炮台成功重创敌方现代军舰的经典战例,也展示了在特定条件下,大口径岸防炮对舰船的巨大威胁。

    大夏国缺乏海军!

    更缺少战舰!!

    如何应对小鬼子海军舰队可能发起的进攻,就是苏长青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而海防炮的巨大威力,也让苏长青决定投入大量资源。

    打造属于大夏国的海防炮,在大夏国的海疆线上打造一条不会被攻破的防线。

    毕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夏国的海军舰队实力也很难迅速赶上灯塔帝国。

    想要拥有强大的海防实力!

    海防炮!

    是关键!!

    一旦大夏一统,漫长的海疆线上。

    需要布置大量的海防炮对试图觊觎大夏国土的列强,形成威慑。

    自鸦片战争以来。

    大夏国的海防线几乎是形同虚设,苏长青想要扭转这一局面。

    他的这一想法!

    也迅速得到了盐安那边的同意。

    老师更是极度赞同苏长青的想法,海防炮的建造事宜也就如此立项。

    哈城兵工厂对海防炮的设计、建造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对重型迫击炮。

    如今!

    哈城兵工厂也终于是不负众望。

    在高厂长的指引下,众人来到了海防炮的存放处。

    当苏长青看到这款重型海防炮时,眼睛都直了。

    这款海防炮的炮管长得惊人,幽深的炮口仿佛能吞噬光线,那是连战列舰的主炮都相形见绌的口径。

    暗灰色的涂装,让这款海防炮完美地融入了阴沉的天空背景,更添了几分非

第四百五十四章 镇国海防炮,大夏空军与水雷,打造三位一体打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