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北极熊国,其总动员兵力(1941-1945)约 3,400万人。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几乎耗尽了北极熊国的男性青壮年人口。
它包括了陆军和海军的所有人员。
同时期峰值兵力约 1,280万人(1945年5月)。
到战争末期,北极熊国红军无论在总兵力还是东线具体兵力上,都对日耳曼帝国军队形成了压倒性优势(通常为2:1甚至3:1)。
如果在兵力有优势的情况下,不充分利用兵力的优势。
偏偏要打以少胜多的战争。
那就太蠢了!
说实话,若不是条件限制的话。
苏长青希望每一场战争,他所统领的军队数量都在敌人的两倍以上。
就像韩信所言:多多益善。
当然!
在一些战役中,即便是拥有压倒性兵力的优势下。
北极熊国陆军的表现依然是有些拉胯。
这一点,苏长青也就不做太多评价了。
与日耳曼帝国和北极熊国相比,处于同一时期的大夏国军队动员兵力在1400万左右。
这就是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巨大差距。
要知道在人口上,日耳曼加上北极熊国都比不上大夏国。
与大夏国相比,小鬼子在二战期间,陆军约动员了 600万头。
海军约动员了400万头。
这对于一个7000万人口的国家而言,可以说是到达了极限。
而一旦拥有全工业体系的大夏。
人口数量超过十个亿的情况下。
其一旦爆兵!
足以令地球抖三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冬季降临!”
“日耳曼帝国的后勤补给线,面临着北极熊国游击队的袭击。”
“再加上持续性战争下,资源的大量消耗。”
“日耳曼帝国那边迟迟拿不下斯达林格勒。”
“他们必然会很着急!”
“其实战争打到最后,看得不过是谁能撑下去。”
“谁的国力更强!”
“打到如今,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出现倾斜了。”
“或许!”
“这一战只需要一个契机。”
“只要这个契机出现!”
“持续了这么久的战争,就会迅速落幕!”
“就看谁!”
“坐不住了!”苏长青的目光紧紧盯着地图,试图从中寻找日耳曼帝国陆军的破绽。
不过高手对决!
又怎么可能会留下什么致命破绽呢?
曼施坦因这样狡猾的狐狸,早就把方方面面都给考虑了进去。
无论是苏长青!
还是朱可夫!
抑或者是北极熊国的总参谋长罗科索夫斯基,都无法从中寻找到扭转战局的关键点。
如果无法找到这个关键点。
战争!
只能在消耗中,持续不断的将敌人消耗干净了。
就在苏长青也认为这一战,或许只能是在消耗中,决定胜负之时。
一个消息!
在苏长青耳边响起。
“司令,最新情况!”
“日耳曼帝国陆军那边各部,都出现了异常的调度。”
“情况!”
“好像有些不对劲!”
听到这个消息,苏长青突然感觉不到了寒意。
披在身上的军大衣落下,苏长青猛然站了起来。
接过了参谋递过来的情报。
他的目光爆射出一阵光芒,像是捕捉到了猎物的猎手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