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的老百姓。
    此番!
    大量物资从北满而来,运送的不仅仅是粮食。
    衣服也是其中之一。
    北满地区的老百姓们生活质量提升,一些旧衣服被组织捐赠了过来。
    除了北满地区的老百姓捐赠之外。
    还有北满地区的纺织厂,也捐赠了不少的衣服。
    这对于豫南省处于受灾状态的老百姓们而言,可是极为珍贵的礼物。
    一些新衣裳,他们甚至都舍不得穿。
    平时干活的时候,大多是穿一些破旧衣裳。
    而如今!
    站在道路两侧的老百姓们,统一穿上了新衣裳。
    默默注视着!
    苏长青所在的车队。
    “看起来,是来送你的!”
    “这消息,应该是被谁给泄露了出去。”
    “附近的豫南老百姓听到消息后,换上了新衣裳来送你。”
    同样打开了车窗观察了一阵的常大公子,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车队外围!
    密密麻麻的人群,翘首以盼。
    “爹爹,我们这么着急过来干什么呀?”
    一个年岁不过六七的小孩子,穿着新衣裳儿。
    有些奇怪的看向自己的父亲问道。
    在这之前。
    这个小娃儿已经饿得面黄肌瘦,距离鬼门关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不是苏长青带着物资及时抵达。
    建立了施粥点!
    用红薯玉米粥救了小孩儿一命的话。
    这个小娃儿,此时怕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仅仅是小娃儿。
    这一家人都可能已经不在了。
    甚至这乌泱泱的一片豫南受灾老百姓,都可能已经成了路边枯骨。
    命如草芥!
    无人问津!
    他们知道,自己是贱命一条。
    死了!
    也就死了!
    没有人会关注,也没有人会心疼。
    就在他们绝望之际,苏长青带着车队抵达、建立的施粥点。
    这也让这些命如草芥的老百姓们,看到了生的希望。
    他们发现!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在他们濒死之际。
    伸出自己的手!
    帮他们一把。
    生死之间游走了一番的这些老百姓们,当然知道他们的“神”不是那满天的神佛。
    不是被供奉在庙里的菩萨!
    而是!
    坐在车里的那个年轻的将军。
    “我们来!”
    “送送我们的恩人!”
    “没有他,我们活不到今天。”
    老父亲摸了摸小娃儿的脑门儿,耐心的解释道。
    再抬头看向那缓缓前行的车队,这个父亲的双眸充满了感激。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何况是救命之恩!
    在听说苏长青即将离开豫南之后。
    被安置在机场附近的老百姓们,自发的组织了起来。
    他们立刻换上新衣裳。
    带着全家老小,早早的等在道路的两侧。
    没有打扰!
    甚至都没有人大声说话,只是站在路边静静的等待。
    直到车队的出现。
    这些老百姓们手中什么都没有。
    物资不充裕的他们!
    也不可能给苏长青带来什么礼物。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穿上救援队,给他们发下来的新衣裳。
    站在路边!
    就这样静静的送上自己的“恩人”一程。
    就连苏长青也没有想到,这乌泱泱的人群。
    绵延了数十里!
    而且不断的在壮大,为自己送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们就那样站着!
    有些拘束!
    但苏长青能从每个老百姓的眼中,看到那份感激。
    纵然是戎马半生,苏长青此刻的眼
第四百一十章 苏长青离豫,数万豫南百姓百里相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