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江风的凛冽与战场的肃杀,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中喷出阵阵白气,时不时发出低沉的响鼻。他抬手按了按腰间的佩刀,冰凉的刀鞘触感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身后,密密麻麻的长矛如林般挺立,红色的战旗在江风中猎猎招展,旗面上的明字在晨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成片的旗帜连在一起,如同一片燃烧的火海,将半边天空都映得通红。
    曾英眯起眼,极目远眺。长江如一条愤怒的土黄色巨龙,横亘在眼前,江水奔腾向东,气势磅礴,却也成了横亘在川东军北上路上的第一道天险。对岸,武昌城郭的轮廓在晨雾中隐约可见,曾经巍峨耸立、俯瞰大江的黄鹤楼,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几根焦黑的木梁斜斜地插在废墟中,梁上还挂着残破的清军旗帜碎片,在风中无力地飘荡 —— 那是清军固守武昌的象征,也是无数川东将士渴望踏破的屏障。江风迎面扑来,带着江水特有的腥气,还夹杂着远处战场残留的硝烟味,吹得他身上猩红的斗篷狂舞如焰,衣袂翻飞间,甲胄下紧绷的肌肉线条若隐若现,那是常年征战练就的紧实与力量。
    “大帅!武昌就在眼前!” 身边的年轻副将赵虎猛地勒住马,声音因过度激动而微微变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伸出手指着对岸隐约可见的清军哨塔,塔楼上飘扬的镶黄旗在雾中格外刺眼,“末将愿率五百锐卒为先锋!乘今夜大雾,驾小舟偷渡长江!定要第一个踏上北岸,取下武昌城头的清旗,为大军开路!” 赵虎的眼中闪烁着建功立业的渴望,年轻的脸庞上满是意气风发,仿佛已将胜利握在手中。
    “先锋!我愿为先锋!”
    “打过长江去!拿下武昌!”
    “光复中原,就在今日!”
    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从身后的军阵中爆发出来,士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长矛与刀剑在晨光下闪着寒光,呐喊声此起彼伏,声浪甚至压过了江涛的轰鸣,在山谷间回荡不绝。有的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恨不得立刻渡江作战;有的则拍着身边同伴的肩膀,互相鼓劲,眼中满是对胜利的憧憬。南岸山脚下,闻讯赶来的百姓更是群情激奋,老人们敲着自家的铜锣,孩童们挥舞着用红布扎成的小旗,妇女们则捧着刚做好的干粮,挤在人群中,为大军呐喊助威。他们的目光殷切而炽热,如同燃烧的火焰,紧紧盯着江对岸,仿佛在催促:快渡江!快收复故土!让我们早日摆脱清军的铁蹄!
    曾英握紧了手中的马鞭,紫檀木的鞭柄被掌心的汗水浸湿,变得有些滑腻,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连手背的青筋都隐隐凸起。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因澎湃的战意而剧烈起伏 —— 饮马长江
长江天堑与粮尽兵疲-->>(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