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夜枭锁敌与磐石砥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迅速勾勒出来:从窝棚出发,沿山坳向西南方向行进,穿过一片松树林,最终可能通往沙定洲的祖洞老巢。

    王小石轻轻转动手腕,将一枚尖锐的竹哨含在口中,吹出一段极其短促、如同鸟鸣般的哨声。片刻后,身旁同样潜伏如石的斥候老手老周会意,立刻解下腰间的绳索,一端系在岩石上,另一端缠在腰间,如同灵猿般悄无声息地滑下断崖,消失在密林中 —— 他要沿着王小石推断的路径,继续追踪,收集更多关于沙定洲老巢的情报。

    数日后,一份详尽到令人惊叹的羊皮地图,以及附带的沙定洲残部兵力、士气评估密报,被以最快的速度呈递到了磐石新垒林宇的案头。地图上不仅标注了祖洞老巢的位置,还详细画出了每一处暗哨的布防、每一道隘口的宽度、甚至水源的位置和水质情况;密报中则清晰记录了土司兵的数量(约八百人)、武器装备(以长矛、弓箭为主,少量火铳)、以及士兵的士气(因多铎溃败而极度低落,军心涣散)。沙定洲这条毒蛇的七寸,已被 “夜枭” 精准锁定!

    “夜枭” 的触角不仅用于追踪敌人,还如同精密的探针,扫过清军溃散后狼藉的战场,搜寻着被遗弃的战争资源 —— 这些对缺枪少弹的明军而言,是珍贵的 “宝藏”。

    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三名 “夜枭” 斥候发现了三门沉重的红夷炮,连同配套的炮车、数十枚实心弹,被仓惶的清军遗弃在那里。沉重的炮身深陷在泥泞中,上面覆盖着匆忙砍下的树枝作为伪装,显然是清军撤退时来不及带走,又怕被明军缴获而临时掩盖的。斥候们立刻用随身携带的石灰粉在周围做下标记,同时点燃一枚赤烟信号弹 —— 赤烟代表发现了火器。很快,川东军的快速分队便循迹而至,用骡马和绳索将红夷炮一一拉出泥泞,运回磐石新垒进行修复。

    在某条干涸的河床下方,斥候小李发现了一个被巧妙伪装的溶洞口 —— 洞口被几块巨大的岩石遮挡,岩石上覆盖着藤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他小心翼翼地移开岩石,借着火把的光芒向内望去,里面竟然堆积着十几桶来不及运走或焚毁的火药、数千枚铅弹,以及大量的军粮(主要是面饼和腊肉)。小李立刻点燃一枚黑烟信号弹(黑烟代表发现了粮秣),并派人看守洞口,防止被散兵或野兽破坏。后续赶来的后勤队用独轮车将这些物资一一运走,充实了磐石新垒的库存。

    在溃兵主力曾短暂聚集又逃离的谷地,“夜枭” 斥候们发现了大量被丢弃的武器 —— 包括数百柄弯刀、长矛,数十张弓弩,甚至几箱完好的箭矢。这些武器大多只是沾染了泥土,稍加清理便可使用。斥候们将武器集中堆放,点燃一枚绿烟信号弹(绿烟代表发现了军械),引导就近的民壮前来搬运。

    每一次发现,都如同为明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遗弃的火炮阵地,则被标记为需要优先清除的隐患点,引导工兵或

夜枭锁敌与磐石砥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