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初一到任,便施雷霆手段:围武尉堂、抓差役、宴请势力、要求站队、威逼利诱、散布言论。
桩桩件件,凌厉果决,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做法霸道,叫青宁县人大开眼界,都想:“此子不愧世家出身,刚硬阴毒,厉害,厉害,佩服,佩服。”
被其手段所慑,乖乖顺从。
此时此刻,却见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曹开强硬作风,背后有家族拖背。李仙分明无根浮萍,寻常百姓出身。
却敢剑指衙堂,放言县尊叛变。乍看胆大包天,细想…反而是李仙,彻底占据主动。
事到如今,曹开左右无计,面色难看。
对方人多,若强硬搏杀,他自诩修为,或可安然离去。但随行曹兵、府兵必尽死去。遭此一回,曹开必不受家族重视,县尊做不成,族中边缘化。
武道、文道…已到末路。
世家子弟,受族内栽培。族中的声望,往往比命重要,更关系子孙后代。父强子便强,子强孙便强。
曹开一咬牙,心下思索对策,忽灵机一动:“这泥腿子甚是自负,我若将他杀之,壮我气势,自然能反败为胜。”
曹开说道:“李仙,莫说太多,此事落到最后,不过你我间的较量。”
“既然都是武人,便以武分对错,以武决胜负。你我让手下兵众,各退开两百丈。”
“且看谁项上人头不保!”
李仙闻言,也有此意。继续厮杀,势必伤亡更多,且曹开修为不弱,若执意要逃,县兵、护院追他不上,还是需李仙亲自与他搏杀。
这一节左右难避,李仙说道:“好!我数一声,各自后退一步。”
李仙朗声数数。每出一声,双方便退一步。这条街道宽敞开阔,长达数里。半柱香后,两方人马已相隔一里。
中间区域,唯李仙、曹开对峙,气势肃杀。孰胜孰负,便全在此中。
曹开见李仙中计,心中暗喜,缓缓朝李仙走去,淡淡道:“听闻你最好事迹,是割下黄龙军将领首级,平定叛乱?”
“误传罢了。”李仙说道:“此事非全是我功劳。”真正射杀敌将,取其首级者,该是温夫人。
只她嫌血腥臭,嫌头丑陋,让李仙代劳。
“呵呵,我就…”曹开后面的“说嘛”二字,还未脱口,便已率先袭来。他右脚先迈,踩向李仙左脚,同时侧身出刀,径朝左肩劈去。
李仙淡定从容,不急反击,先侧挪避开。曹开咧嘴冷笑,这一刀不为杀敌,只为逼退。他脚步诡异,将李仙逼退后,紧紧贴随。
李仙退一步,他便进一步。两人脚步重合,李仙鞋底沾血,每朝后挪步,地面定留血印。
曹开每进一步,必分毫不差,踩在血印上。两方旁观者极多,武馆学徒、帮派弟子、县兵、府兵…无不惊叹。
都不曾想,县尊竟有这等精妙功夫。若非血脚印,谁也瞧不出精巧所在。
苗细春言道:“好精细武学,李仙危险了。方才曹县尊第一刀,他若奋勇直击,而非后退,或许还能一斗。”
此乃曹氏武学[贴衣刀法],自古刀法刚猛多阴柔少,多是正面杀敌,强力破之。此刀却恰恰相反。
方才第一式,名为[穷途末路],是整套刀法中最为刚强一刀,只为将人逼退。敌手一退,势必让出位置。
紧随其后,
164 代天伐官,将头拿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